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嗜热四膜虫在评价珠江广州段水体中的应用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雨果 1 ; 杜进林 2 ; 梁慧丽 2 ; 王亚军 2 ; 潘厚军 3 ;

作者机构: 1.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2.;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3.;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嗜热四膜虫;水体污染;世代时间;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现代预防医学

ISSN: 1003-8507

年卷期: 2017 年 20 期

页码: 3805-38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探讨嗜热四膜虫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采集广州段几处水体培养嗜热四膜虫,分析种群数量和世代时间的变化。同时测定水体中非生物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分析四膜虫生物指标与水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四膜虫生长速度呈中游>下游>上游的分布,世代时间呈上游>下游>中游分布,多重比较和聚类分析显示中游与上、下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生化需氧量中游为Ⅲ类标准,其他均超过Ⅴ类标准。溶解氧为Ⅱ~Ⅴ类水标准。氨氮超过Ⅴ类标准。高锰酸盐指数为Ⅱ~Ⅴ类标准。中游的金属元素为Ⅰ类标准,上游和下游的铅、铜均为Ⅲ类标准,六价铬超过Ⅴ类标准。石油类上游和中游低于标准限值(1 mg·L~(-1)),下游比标准限值高出1倍以上。(3)四膜虫世代时间与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呈正相关(P<0.05)。结论广州段上游和下游受有机物、重金属污染突出,下游石油类污染严重。四膜虫的世代时间对该流域中的BOD5、氨氮指标有初步指示作用。

  • 相关文献

[1]3种环境因子对致病性纤毛虫——贪食迈阿密虫种群生长的影响. 张立坤,赵振良,王玉梅,肖国华,高晓田,刘丽杰. 2008

[2]4种中草药单体对嗜热四膜虫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潘厚军,康佳磊,张德锋,常藕琴,任燕,王亚军,蒋俊贤,王琳,石存斌. 2021

[3]双氢青蒿素对嗜热四膜虫的毒性效应. 潘厚军,邓美玲,古欣婷,郑巧银,刘雨果. 2022

[4]应用嗜热四膜虫评估苯甲酸钠的生物毒性. 潘厚军,张銮妫,梁慧丽,李莹莹,王英英,林强,石存斌,吴淑勤. 2016

[5]我国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及其对鱼类的风险综述. 穆希岩,黄瑛,李学锋,王成菊,罗建波,邱静,沈公铭,李应仁. 2016

[6]合肥巢湖西部滨岸带湿地生态工程建设与探索. 董增林,苗作云,刘国锋. 2016

[7]化纤废水中污染物对大型溲繁殖的影响. 袁有宪,王会平. 1998

[8]控养速生植物治理污染水体的研究进展. 刘国锋,何俊,华伯仙,徐跑,吴霆,徐增洪. 2017

[9]低pH对鲤血流电解质的影响. 卢玲,卢健民. 2001

[10]镉对鲤某些激素分泌活动及血浆血解质浓度的影响. 蔺玉华,富惠光. 2001

[11]水产养殖水体污染及微生物修复的研究. 刘道玉,吴伟. 2011

[12]3种多环芳烃对条纹锯(鮨)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的毒性效应. 孔祥迪,刘莉,李炎璐,于欢欢,陈超. 2015

[13]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8F-3的培养条件优化. Zhan Hai,战海,Wang Guangjun,王广军,Chen Chengxun,陈成勋,Yu Deguang. 2018

[14]鱼菜共生技术概况及研究进展. 欧红霞,李志斐,余德光,龚望宝,郁二蒙,王广军. 2017

[15]无机砷在海洋食物链传递中的化学行为及其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李斌,陈亚男,贾永超,徐东,叶乃好,李焕军,由丽萍,王立明. 2015

[16]红鳍东方纯体型性状选育指标的综合判定. 王新安,马爱军,庄志猛,陆丽君,李伟业,翟介明. 2012

[17]南海北部陆架斜坡海域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布. 龚玉艳,杨玉滔,范江涛,蔡研聪,徐姗楠,陈作志. 2017

[18]海水养殖鱼哈维弧菌分离株的耐药谱型分析. 曾德乾,冯娟,徐力文,苏友禄,郭志勋. 2015

[19]江苏近海北部海域春季鱼类群落结构的年间变化. 沃佳,牟秀霞,徐宾铎,薛莹,张崇良,任一平. 2018

[20]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底层鱼类的群落结构特征. 张涛,庄平,章龙珍,侯俊利,王云龙,刘鉴毅,冯广朋,赵峰,罗民波,刘健.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