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三甲胺柱[5]芳烃的合成及其抑菌性能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惠香 1 ; 杨华 1 ; 赵登奇 1 ; 黄建颖 1 ; 杨利军 1 ;

作者机构: 1.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三甲胺柱[5]芳烃;抑菌性能;细胞膜损伤;细胞毒性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23 年 44 卷 001 期

页码: 46-52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合成基于三甲胺的柱[5]芳烃,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6538)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DH5a.)为供试菌对三甲胺柱[5]芳烃的抑菌性能和抑菌机制进行分析.通过抑菌实验确定三甲胺柱[5]芳烃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并探讨其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三甲胺柱[5]芳烃对细菌细胞膜的损伤情况,并通过噻唑蓝(3-(4,5-dimethyl-2-thiaz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测定其细胞毒性.结果显示,三甲胺柱[5]芳烃对S.aureus ATCC 6538的MIC和MBC分别为0.125 mg/mL和 1.000 mg/mL,对E.coli DH5α的MIC和MBC分别为0.250 mg/mL和>1.000 mg/mL;三甲胺柱[5]芳烃对S.aureus ATCC 6538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效果优于对E.coli DH5a.TEM观察结果表明三甲胺柱[5]芳烃对不同菌株细胞膜的损伤不同;MTT实验结果表明MIC范围内三甲胺柱[5]芳烃无毒.本研究结果明确了三甲胺柱[5]芳烃的具体抑菌性能,可为其在食品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镁合金表面的仿生修饰及抑菌性能. 田金环,焦延鹏,周长忍,党向利,丁珊,李立华,李红. 2012

[2]植物病原菌Nep1-Like蛋白研究进展. 向江,程建徽,魏灵珠,吴江. 2023

[3]副猪嗜血杆菌CDT毒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李军星,袁秀芳,徐丽华,王一成.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