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神经网络及电子鼻的虾夷扇贝鲜活品质评价及传感器的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傅润泽 1 ; 沈建 1 ; 王锡昌 2 ; 刘俊荣 3 ; 倪锦 1 ; 樊文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2.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3.大连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神经网络;传感器;模型;虾夷扇贝;保活流通;电子鼻;气味指纹图谱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6 年 32 卷 06 期

页码: 268-275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追踪检测虾夷扇贝品质变化过程中的存活指标,生理指标以及电子鼻气味图谱的变化,建立保活流通过程中不同等级的活品虾夷扇贝电子鼻气味指纹图谱,购买市场上不同状态的活品虾夷扇贝,分别通过学习向量量化(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LVQ)、概率(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s,PNN)、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神经网络对测试样品快速模式分类,最后通过对电子鼻传感器的筛选探索便携式快速品质鉴别设备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24 h的极端胁迫环境放置较为完整的模拟了虾夷扇贝在保活流通过程中状态变差的过程;将电子鼻数据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与存活指标(开口率、缩边率以及死亡率)和生理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耗氧率以及海水浊度)相结合可以把品质变化过程中的虾夷扇贝分成5个等级,并分别得到每个等级的扇贝气味指纹图谱;3种神经网络均可以对测试样品等级进行快速测定,其中支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兼具精确和快速的特点,测试样本T全部预测为等级4,测试样本N全部预测为等级3,从交叉验证到仿真预测所用时间仅为7.652 s;筛选得到的8个电子鼻传感器也可以对不同等级鲜活虾夷扇贝气味特征进行有效区分。

  • 相关文献

[1]差状态活品虾夷扇贝电子鼻指纹图谱的建立. 倪锦,傅润泽,沈建,樊文. 2019

[2]虾夷扇贝动态能量收支生长模型. 张继红,吴文广,刘毅,蔺凡,王巍,牛亚丽. 2017

[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虾夷扇贝中大田软海绵酸及其天然衍生物. HUI Yun-hua,惠芸华,HUANG Dong-mei,黄冬梅,TIAN Liang-liang. 2014

[4]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感染对虾夷扇贝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LI Bin,李斌,CHEN Bi-juan,陈碧鹃,QI Zhan-hui. 2010

[5]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受精细胞学观察. 周丽青,杨爱国,刘志鸿,杜方勇,张立敬,王清印. 2003

[6]虾夷扇贝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的影响. ZHENG Guanchao,郑关超,WU Haiyan,吴海燕,GUO Mengmeng,郭萌萌,ZHAO Chunxia,赵春霞. 2016

[7]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水产养殖传感器的战略思考. 孙龙启,刘世禄,王建坤. 2015

[8]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产健康养殖专家系统设计与实现. 曹晶,谢骏,王海英,王广军,胡朝莹. 2010

[9]基于神经网络的拖网渔船主机功率估算技术研究. 黄温赟,黄文超,朱陈程,赵新颖. 2020

[10]利用神经网络反演海水叶绿素浓度. 詹海刚,詹海刚,施 平,陈楚群. 2000

[11]AMSR-E辐射计反演南大洋实时海面气温. 伍玉梅,申辉,张胜茂,许卫东. 2013

[12]海监船与渔政船主尺度模型研究. 刘飞,林焰,李纳,杨蕖,王运龙,谌志新. 2012

[13]基于神经网络的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预报. 毛江美,陈新军,余景. 2016

[14]基于光流法的鱼群摄食状态细粒度分类算法. 唐宸,徐立鸿,刘世晶. 2021

[15]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鱼类识别研究进展. 杨东海,张胜茂,汤先峰. 2019

[16]利用全极化SAR数据的极化特征获取海冰密集度的算法. 陈星哲,谢涛,王明华,张雪红,李建,白淑英. 2024

[17]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红鳍东方鲀体质量预测. 王新安,马爱军,赵艳飞,岳亮,孙建华,孟雪松,刘圣聪. 2015

[18]基于神经网络和VMS的渔船捕捞类型辨别. 郑巧玲,樊伟,张胜茂,张衡,王晓旋,郭刚刚. 2016

[19]养殖水体水质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苗雷,汤涛林,王鹏祥. 2009

[20]基于神经网络的鱼类营养学系统的研制. 倪汝凤,曲卫东.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