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林 1 ; 张正竹 2 ; 陈键 1 ; 张应根 1 ; 宛晓春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安徽农业大学教育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茶氨酸;生物合成;酶;综述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11 年 31 卷 01 期
页码: 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茶氨酸系茶树(Camellia sinensis)特征性成分,具有放松镇静、增强记忆、保护神经、化疗调节等诸多生理活性。目前发现能催化茶氨酸生物合成的酶有7种,它们分别是茶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γ-谷氨酰甲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茶氨酸生物合成反应有两种代表类型:(1)谷氨酸和乙胺为底物的连接合成反应(需ATP供能);(2)谷氨酰胺和乙胺为底物的酰基转移反应。本文对茶氨酸酶促合成途径进行了综述,以此为茶氨酸微生物合成技术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相关文献
[1]茶树体内茶氨酸代谢及其酶学研究进展. 陈林,张应根,陈键,余素红. 2009
[2]不同茶树品种"梁野炒绿"理化品质分析. 钟秋生,单睿阳,林文明,李鑫磊,林郑和,张亚真,陈常颂. 2023
[3]细菌纤维素的生物合成及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郑梅霞,刘波,朱育菁,陈峥. 2019
[4]植物甾体皂苷生物合成与生理活性. 林江波,王伟英,邹晖,戴艺民. 2017
[5]花香的生物合成、调控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樊荣辉,黄敏玲,钟淮钦,吴建设,叶秀仙. 2011
[6]植物类黄酮的分类、药理活性及其生物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赖瑞联,吴如健,赖钟雄. 2024
[7]茶树叶绿素生物合成及其检测与提取研究进展. 王让剑. 2012
[8]花青素苷调控研究进展. 樊荣辉,黄敏玲. 2013
[9]枯草芽孢杆菌对黑仔期菲律宾鳗鲡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姚清华,王宝珍,郭清雄,林香信,刘文静,陆鹏,林虬. 2016
[10]5种植物精油对小菜蛾幼虫的触杀作用及两种酶活性的影响. 孙红霞,占志雄,吴珍泉,黄玉清. 2008
[11]茶树萜烯类香气物质合成相关酶研究进展. 张冬桃,孙君,叶乃兴,陈桂信. 2015
[12]假单胞菌降解微囊藻毒素的效能及酶作用机理. 陈彩云,苑宝玲,李艳波,刘波,史怀. 2009
[13]产量及面积视角的中国水稻生产变动. 黄欣乐,郑百龙. 2020
[14]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蔬菜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曾美娟,刘建汀,卓玲玲,陈敏氡,叶新如,王彬,朱海生,温庆放. 2021
[15]以绿色发展新理念推进传统生态农业转型升级——福建省生态农业经济区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 许标文,郑百龙,曾玉荣,翁伯琦. 2016
[16]木豆及其开发利用价值. 郑菲艳,鞠玉栋,黄惠明,邱珊莲,张树河,林霜霜,郑开斌. 2016
[17]茶多酚高通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林清霞,项丽慧,王丽丽,杨军国,陈林. 2019
[18]牛磺酸在猫营养中的应用. 吴兴利,魏秀莲,李忠荣,计成. 2006
[19]论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甘芸,陈玉妹,赵健. 2004
[20]山苦瓜研究进展综述. 吴水金,李跃森,戴艺民,林江波,李海明,邹晖,王伟英.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膜分离对福建产不同茶类提取物化学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作者:林清霞;王丽丽;宋振硕;蔡淑娴;刘仲华;陈林
关键词:茶叶;水提物;膜分离;生化成分;抗氧化
-
室温贮藏对花果香红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作者:宋振硕;卫聿铭;李铁汉;项丽慧;张应根;陈林;宁井铭
关键词:花果香红茶;贮藏;感官品质;代谢组学;生化成分
-
乌龙茶鲜叶游离氨基酸组成轮廓的模式识别研究
作者:张应根;宋振硕;陈林;陈键;王丽丽;项丽慧
关键词:乌龙茶;绿茶;鲜叶;氨基酸;模式识别
-
茶鲜叶萎凋过程中摊青工艺对白茶品质的影响
作者:项丽慧;宋振硕;张应根;王丽丽;陈键;陈林
关键词:工艺;品质控制;白茶;萎凋;摊青
-
白茶风味品质形成与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陈林;陈键;宋振硕;王丽丽;张应根;项丽慧;林清霞
关键词:白茶;产品分类;风味化学;品质调控
-
不同压饼方式对白茶饼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应根;王秀萍;陈泉宾;林荣溪
关键词:白茶饼;冷压;鲜压;蒸压;感官品质
-
保压时间对白茶饼物理特性和感官品质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作者:陈键;宋振硕;林清霞;王丽丽;傅永兴;陈林
关键词:白茶饼;保压时间;物理特性;感官品质;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