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混养罗非鱼对虾池浮游微藻群落的影响及浮游微藻优势种组成与罗非鱼生长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粟丽 1 ; 朱长波 1 ; 张汉华 1 ; 李卓佳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罗非鱼;肠含物;浮游微藻;群落结构;增重率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1 年 38 卷 14 期

页码: 101-1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罗非鱼是我国南方水体常见的杂食性鱼类,为了解其对浮游植物的影响,以及不同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与罗非鱼生长之间的关系,于2010年8~10月,在茂名市电白对虾养殖池进行了罗非鱼—对虾混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406池在试验期间一直以铜绿微囊藻为优势种,407池和408池相继出现了不定微囊藻等蓝藻占优势的时期,表明罗非鱼的放养没有控制微囊藻等蓝藻的生长繁殖。(2)罗非鱼肠含物的检测中发现含有大量的铜绿微囊藻、较多的栅藻和多种硅藻,没有发现不定微囊藻、微小色球藻和细小平裂藻等在池塘水体中含量较多的小型藻类,表明罗非鱼的摄食对这些小型藻类的生长繁殖影响较小。(3)3口池塘罗非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为407池>408池>406池,并且407池与406池和408池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不同的浮游微藻优势种组成对罗非鱼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 相关文献

[1]珠江河口区罗非鱼养殖池塘中浮游微藻的群落特征. 彭聪聪,李卓佳,曹煜成,文国樑,刘孝竹,胡晓娟. 2012

[2]虾池浮游微藻与养殖水环境调控的研究概况. 彭聪聪,李卓佳,曹煜成,刘孝竹,胡晓娟. 2010

[3]粤西凡纳滨对虾海水滩涂养殖池塘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特征. 彭聪聪,李卓佳,曹煜成,刘孝竹,胡晓娟. 2011

[4]斑节对虾滩涂养殖池塘浮游微藻群落演变特征. 彭聪聪,李卓佳,曹煜成,文国樑,刘孝竹,胡晓娟. 2012

[5]凡纳滨对虾半集约化养殖池塘浮游微藻优势种变动规律及其对养殖环境的影响. 彭聪聪,李卓佳,曹煜成,刘孝竹,胡晓娟. 2011

[6]对虾池塘网箱养殖罗非鱼期间水体悬浮颗粒物的动态及对罗非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粟丽,朱长波,张汉华,李卓佳,余招龙. 2012

[7]池塘养殖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含物、附着基和底泥中的菌群结构及其相关性. 李彬,廖梅杰,荣小军,张正,王印庚,陈贵平,王岚,范瑞用. 2016

[8]温度对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中浮游微藻优势种演替的影响. 葛红星,尼倩,陈钊,李健,常志强,赵法箴. 2019

[9]应用芽孢杆菌调控虾池微生态的初步研究. 李卓佳,郭志勋,冯娟,张汉华,杨莺莺. 2006

[10]主要浮游微藻携带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毒(AVNV)的研究. 张婧宇,李赟,任伟成,蔡玉勇. 2010

[11]虾池浮游微藻的种类组成、数量和多样性变动. 李卓佳,张汉华,郭志勋,贾晓平. 2005

[12]对虾养殖环境中浮游微藻、细菌及水质的关系. 李卓佳,李奕雯,曹煜成,文国樑. 2009

[13]高位虾池养殖后期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特征. 刘孝竹,曹煜成,李卓佳,文国樑,李奕雯. 2011

[14]浮游微藻生态调控技术在对虾养殖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曹煜成,李卓佳,杨莺莺,文国樑. 2007

[15]几种添加剂对红鳍东方Tun的促生长效果与RAN/DNA关系. 梁萌青,王成刚. 2001

[16]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李素红,梁萌青,孙慧玲,燕敬平. 2012

[17]摄食促进物质对真鲷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梁萌青,于宏,常青,陈超. 2001

[18]优生肽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的影响. 刘波,谢骏,郑小平,周群兰,苏永藤,周玲. 2006

[19]饲养密度对银鲳幼鱼增重率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彭士明,林少珍,施兆鸿,高权新,王建钢,孙鹏,尹飞. 2013

[20]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花鲈幼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刘慧吉,刘刚,李耕,姜志强.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