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彭庆务 1 ; 何晓明 1 ; 谢大森 1 ; 赵芹 1 ; 刘文睿 1 ; 姜丽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节瓜;耐寒;强雌系;选育;利用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1 年 38 卷 13 期
页码: 39-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鉴于缺乏耐寒性较强的节瓜品种,在粤农节瓜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品种耐寒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自然低温条件下变异株的筛选,能够选育出耐寒性更强的新型强雌系。利用新型强雌系配制组合,经组合筛选、品种比较试验及小面积生产试种,育成了耐寒性、早春产量、上市期及经济效益都好于粤农节瓜的新品系,对早春节瓜生产有一定促进作用。
- 相关文献
[1]优质丰产节瓜新品种‘玲珑’的选育. 彭庆务,何晓明,谢大森,刘文睿,江彪. 2014
[2]节瓜强雌系化学诱雄机理初探. 彭庆务,陈清华,赫新洲,何晓明,林毓娥,黎庭耀. 2000
[3]节瓜耐寒强雌系的选育研究?. 彭庆务,何晓明,谢大森,赵芹,刘文睿,田永红. 2011
[4]节瓜耐热材料的创制及新品种选育. 彭庆务,何晓明,谢大森. 2009
[5]无棱沟型节瓜强雌系C、D系统的选育及利用研究. 彭庆务,陈清华,谢大森,赫新洲,何晓明,林毓娥. 2002
[6]优质、抗病、丰产节瓜新品种丰乐的选育. 陈清华,彭庆务,卓齐勇,黄涛,赫新洲,何晓明,谢大森. 2005
[7]优质高产玉米单交种粤单l号的选育及利用. 刘建华,李余良,王哓明,方志伟,刘晓津. 2003
[8]杂交稻新组合Ⅱ优128的选育与利用. 李传国,符福鸿,梁世胡. 2000
[9]几个水稻早熟两用核不育系的选育及利用评价. 廖亦龙,王丰,李传国,李曙光,刘振荣,柳武革,黄德娟. 2003
[10]广东国外水稻种质资源的引进和评价利用. 周汉钦,陈建酉. 2007
[11]优质高产玉米单交种粤单1号的选育及利用. 刘建华,李余良,王晓明,方志伟,刘晓津. 2003
[12]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GD-1S的选育与利用. 廖亦龙,王丰,邹新华,李曙光,刘振荣,黄德娟,柳武革. 2003
[13]特种稻新品种软红米的选育及利用. 周汉钦,潘大建,范芝兰,李晨,陈建酉. 2009
[14]花生新品种粤油5号的选育研究. 梁炫强,李少雄,李一聪,黎穗临,周桂元,郑广柔,黎秀英. 2003
[15]瓜类雌性系(强雌系)高产育种原理的形成及发展. 陈清华,彭庆务,何晓明,谢大森,于远. 2006
[16]节瓜新品种-夏冠一号. 彭庆务,何晓明,谢大森. 2006
[17]早熟节瓜新品种'新秀'. 何晓明,彭庆务,刘文睿,谢大森,江彪,林毓娥,梁肇均,王敏. 2020
[18]节瓜品种概况及其制种技术. 郭汉权,刘洪标,彭庆务,田永红,姜冬青,黄智文,王凯,黄旺平,何润铭. 2020
[19]节瓜新品种‘粤宝’. 彭庆务,刘文睿,何晓明,江彪,谢大森,林毓娥,梁肇均,王敏. 2019
[20]节瓜ACC合酶基因CqACS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彭琴,王敏,彭庆务,江彪,林毓娥,刘文睿,梁肇均,李玲,何晓明.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多样性苦瓜资源果实品质评价分析
作者:刘玲;钟玉娟;谢大森;徐颖超;林越;林惠境;郑晓明;薛舒丹
关键词:苦瓜;果实品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综合评价模型
-
冬瓜WRKY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作者:赵添悦;蔡金森;王敏;谢大森;杨松光;崔晓娟;高苏娟
关键词:冬瓜;WRKY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系统发育分析;表达分析
-
冬瓜新品种'雅翠1号'
作者:江彪;谢大森;刘文睿;闫晋强;王敏;何晓明;彭庆务;林毓娥;梁肇均;陈林
关键词:冬瓜;蜡粉;优质;绿色果肉;品种
-
黄瓜新品种粤丰2号的选育
作者:陈林;梁肇均;林毓娥;王敏;何晓明;江彪;刘文睿;彭庆务;谢大森;曹振强
关键词:黄瓜;粤丰2号;一代杂种;华北型
-
植物激素对冬瓜外观及内在品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薛舒丹;万小童;钟玉娟;吴玉娟;陆森;刘展舒;傅曼琴;谢大森
关键词:外源激素;冬瓜;外观品质;风味品质;营养品质;相关基因表达
-
葫芦科作物抗氧化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分析
作者:钱玉磊;闫晋强;刘文睿;吴智明;谢大森;江彪
关键词:葫芦科;OXR基因;保守结构域;顺式作用元件;生物信息学;表达谱;亲缘关系
-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技术的冬瓜瓤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陆胜勇;傅曼琴;徐玉娟;谢大森;余元善;温靖;肖更生
关键词:冬瓜瓤;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化学成分;营养物质;功能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