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常向前 1 ; 吕亮 1 ; 郑正安 2 ; 王晶 2 ; 邓颍骏 3 ; 杨小林 1 ; 王佐乾 1 ; 张舒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2.康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褐飞虱;桶混助剂;植物源农药;毒力;增效作用;解毒酶;接触角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490-4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橙皮精油(orange peel essential oil, OPEO)、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卵磷脂及马来酸二乙酯(diethyl maleate, DEM) 4种助剂对植物源农药1%印楝素水分散粒剂(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 WG)毒力的影响,筛选出有增效作用的助剂,将其作为1%印楝素WG防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桶混助剂。【方法】利用稻苗浸渍法和连续浸液法评价印楝素及添加助剂OPEO、GABA、卵磷脂或DEM后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印楝素(20 mg a.i./L)及添加助剂处理后,褐飞虱3龄若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 CarE)及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 3种酶活性;测定添加助剂后对印楝素药液(40 mg a.i./L)与水稻叶片接触角的影响。【结果】稻苗浸渍法处理后96 h,添加DEM使印楝素对褐飞虱3龄若虫胃毒性毒力显著增强,增效比为1.512;连续浸液法处理后72 h,添加OPEO或DEM使印楝素对褐飞虱3龄若虫内吸性毒力显著增强,其增效比分别为1.486及1.560;添加OPEO或DEM分别使褐飞虱3龄若虫体内GST活性比印楝素单剂处理分别降低69.4%和65.5%;添加DEM使CarE活性比印楝素单剂处理降低88.2%;添加OPEO或DEM后,印楝素药液液滴与水稻正面叶片的初始接触角从110°分别降至64.5°或67.9°。【结论】添加OPEO或DEM能明显提高印楝素对褐飞虱的毒力,提高印楝素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润湿性。因此,将OPEO或DEM作为1%印楝素WG防治褐飞虱的桶混助剂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相关文献
[1]20%查虫清水剂防治茶园主要害虫的药效. 刘明炎,毛迎新,覃荣荣,张加川. 2012
[2]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植保无人机低容量喷雾技术助力农药减施增效. 闫晓静,褚世海,杨代斌,袁会珠. 2021
[3]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瘟病和抗褐飞虱多基因聚合的水稻恢复系. 李进波,杜雪树,夏明元,万丙良,戚华雄. 2020
[4]褐飞虱ABCB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闸雯俊,李三和,周雷,陈志军,刘凯,杨国才,徐华山,李培德,游艾青. 2020
[5]水稻褐飞虱综合治理研究与示范——农业公益性行业专项“水稻褐飞虱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华红霞,何予卿,杨长举,翟保平. 2011
[6]长江中游稻区夏季飞机航捕迁入褐飞虱的轨迹分析. 华红霞,邓望喜,李儒海. 2002
[7]抗褐飞虱水稻品种的培育及其抗性表现. 李进波,万丙良,夏明元,戚华雄,石华胜,辛复林. 2011
[8]高通量测序分析褐飞虱circRNA表达谱及其潜在功能. 于鑫滢,赵哲奇,闸雯俊. 2024
[9]褐飞虱田间致害型监测. 吕亮,陈其志,张舒,杨小林,常向前. 2009
[10]褐飞虱不同虫态的耐热性比较. 吕亮,常向前,张舒,杨小林,袁斌. 2016
[11]几种防治水稻褐飞虱药剂的药效比较试验. 吕亮,陈其志,张舒,常向前,杨小林. 2009
[12]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14和Bph15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李进波,夏明元,戚华雄,何光存,万丙良,查中萍. 2006
[13]水稻抗性品种对褐飞虱自然诱发抗性的研究. 刘华林,吕亮,张舒,陈其志,丁振华,董金梅,文佳,牛林. 2011
[14]植物源杀菌剂对白术叶斑病菌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 王帆帆,唐涛,郭杰,郭晓亮,段媛媛,游景茂. 2020
[15]19种防治棉叶螨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及安全性评价. 黄雄英,曹坳程,张永军,陈小霞,齐淑华,朱文达. 2006
[16]甲型流感病毒多功能蛋白质NS1的研究进展. 刘贵生,罗青平,冯政,梅书棋. 2010
[17]乙基多杀菌素对水稻蓟马的生物活性及对水稻的安全性. 武怀恒,丛胜波,吕亮,黄民松,万鹏. 2016
[18]植物精油对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肉仔鸡肠道损伤、肠道菌群CAZy谱和eggNOG通路的影响. 姜美涵,魏金涛,呙于明,郭双双,杜恩存. 2023
[19]4种药剂对甜菜夜蛾幼虫毒力比较测定. 姚经武,曹春霞,陈伟,周荣华,钟连胜. 2004
[20]苏云金杆菌79007发酵上清液对棉铃虫的毒力作用. 吴继星,陈在佴,李青.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草地贪夜蛾与东方黏虫的耐寒性及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情况比较
作者:常向前;吕亮;杨小林;王佐乾;张舒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东方黏虫;耐寒性;越冬;长江中下游地区;种间竞争
-
桃响应葡萄座腔菌侵染的转录组学分析
作者:刘勇;王富荣;王会良;艾小艳;朱炜;孙中海;吕亮;龚林忠;何华平
关键词:桃;流胶病;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
-
S-诱抗素对"夏黑"葡萄果实着色、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吕亮;常向前;郭蕾;王佐乾;杨小林;龚林忠;张舒
关键词:10;S-诱抗素可溶液剂;葡萄;着色;品质;产量
-
枣阳市无公害桃园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韩波;吕亮;李国军;杨瑞清;何敏;张刚;檀银忠;廖齐胜;严红;郭贵东;王文刚;苏明胜
关键词:无公害桃园;病虫害防治,果品质量
-
有机-无机复合肥在水稻上应用研究
作者:徐小羽;胡红霞;耿协议;吴宜林;黎鸣;刘喻;张舒
关键词:有机-无机复合肥;水稻;产量;效益
-
几种植物醇提物对血耳木霉病原菌抑菌试验
作者:程旭;隋哲;田朋姣;刘兴乐;杨青;王文建;张舒;王佐乾;余海忠
关键词:血耳;木霉;菌丝生长;植物醇提物;抑制作用
-
江汉平原典型种植模式稻田土壤中农药残留特征
作者:常向前;张舒;刘冬碧;赵越;王佐乾;杨小林;夏颖;吕亮
关键词:江汉平原;中稻-油菜/小麦轮作;一季中稻;再生稻;稻田;农药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