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赭曲霉毒素A对BHK细胞毒害作用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韩薇 1 ; 缪德年 2 ; 张部昌 3 ; 顾赛红 1 ; 赵志辉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3.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毒害作用;单细胞凝胶电泳;BHK细胞;DNA条带;SOD;MDA

期刊名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030

年卷期: 2010 年 33 卷 04 期

页码: 91-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叙利亚仓鼠肾细胞(BHKcell)为模型,用噻唑兰(MTT)法检测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 A,OTA)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和DNA梯形条带法检测OTA对细胞DNA的损伤,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细胞中SOD活力的变化,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MDA的含量。结果显示:OTA对BHK细胞活力的影响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染毒12h后,2.5、5、10、20和40μg·mL-1OTA剂量组BHK细胞的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至染毒24h,40μg·mL-1OTA染毒剂量组细胞活力下降达90%。OTA对BHK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同样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除2.5μg·mL-1剂量组外,其余各剂量组的彗尾DNA含量和拖尾率差异极显著(P<0.01),40μg·mL-1剂量组的细胞拖尾率是对照组的80倍。40μg·mL-1OTA处理BHK细胞24h后检测到特征性的凋亡梯形条带,而对照组则未检测到。OTA作用于BHK细胞使细胞内SOD活力显著降低(P<0.05),细胞培养液中MD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OTA染毒24h后,40μg·mL-1OTA剂量组细胞内SOD活力降低至对照组的25%,培养液中MDA含量较对照组增高了500%。上述结果表明:OTA对BHK细胞活力的影响与细胞内过氧化物的大量生成和抗氧化酶活力下降有关,且对细胞DNA造成损伤,引起细胞凋亡。

  • 相关文献

[1]伏马毒素对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 韩薇,白冰,林淼,倪妙娟,赵志辉. 2014

[2]玉米赤霉烯酮对BHK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 韩薇,缪德年,赵志辉. 2013

[3]Cd~(2+)胁迫对番茄幼苗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代谢的影响. 朱为民,丁海东,齐乃敏,杨晓峰. 2005

[4]弱光下黄瓜苗期几个生理指标的遗传分析. 李建吾,安红伟,余纪柱,毛光志,金海军. 2006

[5]重金属(Cd~(2+)、Zn~(2+))胁迫对番茄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丁海东,万延慧,齐乃敏,朱为民,杨晓峰,邵耀椿. 2004

[6]NaCl处理对大麦种子萌发后生长量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杜志钊,邹磊,张艳敏,陈志伟,何婷,黄剑华. 2010

[7]水稻愈伤组织分化培养过程中保护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变化. 吴顺,萧浪涛,刘清,沈革志. 2007

[8]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新种质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同工酶差异表达分析. 朱红芳,朱玉英,侯瑞贤,李晓锋,侯喜林.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