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新悦 1 ; 孟佳佳 2 ; 郭文博 2 ; 范楷 2 ; 聂冬霞 2 ; 赵志辉 2 ; 伍晓斌 1 ; 韩铮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链格孢菌;继代培养;角变;产孢;链格孢霉毒素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24 年 15 卷 001 期
页码: 92-101
摘要: 目的 探究连续继代培养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菌株的生长以及产毒的影响.方法 将10株链格孢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上连续继代培养,分析菌株的生长、产孢情况;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检测并分析主要链格孢霉毒素[包括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交链孢烯(altenuene,ALT)、细交链格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TeA)]的含量变化.结果 在PDA 培养基中,连续继代培养链格孢菌极易出现角变、菌丝变白、菌丝生长速率加快等菌株退化现象.随着继代培养次数的增加,菌株生长速度加快,菌落直径变大,角变率增大;10 株链格孢菌中有 7 株(MY-4、MY-12、MY-15、MY-73、MY-80、MY-103、MY-117)产孢量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3株(MY-65、MY-67和MY-108)产孢量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显著降低;10株链格孢菌中有4株可以产生TeA毒素,且TeA毒素的含量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第五代菌株(F5)产毒能力最强.继代培养对ALT毒素含量影响较大,除MY-103以外,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ALT毒素的含量显著降低(达91.13%~99.85%).AOH和AME毒素含量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呈下降或者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 连续继代培养 5 代对链格孢菌的生长、产孢、产毒等均会产生较大影响.在菌株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避免菌株过多次的继代培养,尽量使用5代以内的链格孢菌.
- 相关文献
[1]响应面法研究链格孢菌Alternaria ochroleuca的产毒条件. 曹浩杰,孟佳佳,黄晴雯,王杰,赵秀英,范楷,聂冬霞,韩铮. 2024
[2]采用木屑培养基传代的金针菇菌种稳定性. 张丹,朱爱莲,赵静,周敏,张引芳,尚晓冬,王瑞娟,谭琦. 2018
[3]水稻幼穗继代培养体细胞无性系的性状变异. 范惠琴,杨竹平,席佩君,褚启人. 1992
[4]培养基组成对大岩桐继代培养和腋芽增殖的影响. 何婷,刘成洪,郭桂梅,陈志伟,杜志钊,高润红,徐红卫,邹磊,王亦菲. 2014
[5]L-半胱氨酸对葡萄交链孢霉腐病的抑制作用. 康慧芳,乔勇进,刘晨霞,张怡,孙大鹏. 2020
[6]二氧化氯气体对葡萄链格孢菌的抑制作用. 康慧芳,乔勇进,刘晨霞,张怡,孙大鹏,仝潇洋.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上海市常见蔬菜中真菌毒素污染调查研究
作者:余智颖;范楷;黄晴雯;孟佳佳;郭文博;周剑;聂冬霞;杨梦瑞;李亮;韩铮;赵志辉
关键词:蔬菜;真菌毒素;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污染水平;食品安全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玉米和小麦中玉米赤霉烯酮和玉米赤霉烯酮-14-葡萄糖苷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蔡亚玲;张志岐;董芳;聂冬霞;韩铮;李志忠;赵志辉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玉米赤霉烯酮-14-葡萄糖苷;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玉米;小麦
-
响应面法研究链格孢菌Alternaria ochroleuca的产毒条件
作者:曹浩杰;孟佳佳;黄晴雯;王杰;赵秀英;范楷;聂冬霞;韩铮
关键词:链格孢霉毒素;响应面法;链格孢菌;产毒规律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心脏组织中腺苷含量
作者:朱佐银;郭文博;赵含珂;王杰;杨俊花;周新丽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腺苷;心脏组织
-
农产品检测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纯度标准物质的研制
作者:孟佳佳;郭文博;聂冬霞;韦阳;赵志辉;韩铮
关键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标准物质;质量平衡法;定量核磁共振法;不确定度评估
-
氧化锌纳米颗粒光催化降解T-2毒素性能分析
作者:娄秀萍;黄晴雯;郭文博;刘晓瑾;王欣艺;聂冬霞;韩铮
关键词:T-2毒素;光催化降解;ZnO;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不同环境因素下原型和修饰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产量与TRI基因表达量的关系
作者:朱雪婷;郭文博;张志岐;孟佳佳;黄晴雯;聂冬霞;韩铮;范楷
关键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修饰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禾谷镰刀菌;TRI基因;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