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凡纳滨对虾育苗中生物絮团细菌群落结构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章武 1 ; 杨铿 2 ; 张哲 1 ; 李正良 1 ; 葛辉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育苗;生物絮团;细菌群落;宏基因组测序

期刊名称: 福建水产

ISSN: 1006-5601

年卷期: 2015 年 37 卷 02 期

页码: 91-97

摘要: 在凡纳滨对虾育苗生产中,以蔗糖作为添加碳源促进育苗水体形成生物絮团。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生物絮团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在门、纲和属的水平上,通过检测絮团的细菌物种丰度及优势菌种的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基本相同,但所占比例有所差异。其中具有清污作用的变形菌纲在实验组所占比例为16.2%,对照组为14.4%,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而作为常见病原菌的假交替单胞菌属和弧菌属,在实验组所占比例分别是1.3%和0%,而在对照组分别为1.4%和0.1%,实验组的病原菌比例低于对照组。本文为生物絮团技术在对虾育苗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基础资料。

  • 相关文献

[1]基于生物絮团技术的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研究. 徐武杰,曹煜成,徐煜,胡晓娟. 2015

[2]不同养殖方式对鳙肠道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夏耘,余德光,谢骏,王广军,郁二蒙,谢瑞涛. 2017

[3]生物絮团在凡纳滨对虾封闭养殖试验中的形成条件及作用效果. 邓应能,赵培,孙运忠,杨丛海,黄倢. 2012

[4]基于生物絮团技术构建的零换水养殖系统对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效果分析. 范鹏程,徐武杰,文国樑,徐煜,许云娜,李卓佳,杨铿,张建设,曹煜成. 2019

[5]溶解碳源与固体碳源对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的影响. 王瑞龙,陈钊,李健. 2023

[6]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泡沫体积与生物絮团及环境的关系. 宋逸飞,张家松,李贤,董登攀,宋协法. 2024

[7]放养密度对凡纳滨对虾苗种中间培育效果的影响. 张龙,陈钊,汪鲁,陈世波,张鹏,曲克明,李秋芬,朱建新. 2019

[8]养殖水体细菌菌群结构对凡纳滨对虾健康的指示作用. 孙真,刘一萌,高鹏程,周凯,么宗利,来琦芳. 2023

[9]3种虾片在凡纳滨对虾育苗中的效果评价. 杨育凯,林黑着,杨其彬,黄小林,黄忠. 2017

[10]生物絮团培养过程中养殖水体水质因子及原核与真核微生物的动态变化. 夏耘,邱立疆,郁二蒙,谢骏,王广军,余德光,吉红. 2014

[11]低C/N驯化生物絮团的自养和异养硝化性能研究. 王涛,刘青松,段亚飞,李华,董宏标,张家松. 2018

[12]生物絮团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徐武杰,文国樑,曹煜成,胡晓娟,徐煜,苏浩昌,虞为. 2020

[13]自生物絮团养殖池分离具有亚硝酸盐去除功能的细菌及其鉴定和特性. 王志杰,胡修贵,刘旭雅,宋晓玲,马甡,黄倢. 2015

[14]高营养盐水平下葡萄糖添加对微囊藻水华的控制. 王小冬,刘兴国,陆诗敏,车轩,朱浩,刘翀,朱林. 2018

[15]添加不同碳源对零换水养殖系统中团头鲂鱼种生长、肠道生化指标和水质的影响. 江晓浚,孙盛明,戈贤平,朱健,李冰,张成锋,缪凌鸿,董玉峰. 2014

[16]生物絮团对鳙生长、肌肉氨基酸成分及营养评价的影响. 李朝兵,王广军,余德光,谢骏,郁二蒙,李志斐,龚望宝,刘邦辉. 2012

[17]生物絮团技术对室内培育小规格罗非鱼种的影响. 李朝兵,李志斐,韩林强,杜玉东. 2015

[18]基于生物絮团技术的养殖系统细菌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龙丽娜,陆诗敏,刘晃. 2019

[19]光合细菌强化生物絮团替代饵料对罗非鱼生长、水体环境及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董媛媛,范立民,裘丽萍,李丹丹,秦璐,东新旭,陈家长. 2020

[20]不同碳氮比对生物絮团形成及对日本沼虾生长、抗氧化酶和消化酶的影响. 金毅,傅洪拓,孙盛明,乔慧,张文宜,金舒博,龚永生,蒋速飞,熊贻伟,钱珺,张禹宁.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