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罗非鱼养殖效果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成林 1 ; 顾川川 2 ; 曹伟 2 ; 宋红桥 2 ; 张业韡 3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农业部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农业部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农业部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系统;罗非鱼;生长指标;水质;去除率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7 年 20 期

页码: 144-148

摘要: 为掌握罗非鱼在循环水养殖系统的高密度养殖生产过程中的水质变化情况及生长数据等,以吉富罗非鱼为养殖对象,构建一套集成有竖流沉淀器、转鼓式微滤机、生物移动床、多腔喷淋式纯氧混合器、滴流式脱气滤塔及消毒杀菌装置等高效水处理技术和装备的高密度系统,并使用该系统进行为期3个月的吉富罗非鱼养殖试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罗非鱼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摄食和生长情况正常,养殖密度从投入时的3.5 kg/m3快速增长至32 kg/m3,饵料系数1.72;循环系统水处理环节水质调控能力显著,处理后的养殖水体水质参数稳定:日换水量维持在5%左右的情况下,温度保持在23~28.0℃,氨氮浓度维持在0.272 mg/L,亚硝酸盐维持在0.067~0.21 mg/L,COD平均为7.15 mg/L,溶解氧浓度平均值为7.40 mg/L。总之,将循环水养殖系统应用在罗非鱼养殖中,是一种可行且高效的方法。

  • 相关文献

[1]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氮收支及其对水质影响. Wang Zhenhua,王振华,Liu Huang,刘晃. 2011

[2]循环水养殖系统六级生物滤池运行效果分析. 柳婷婷,李丽,蒋雯雯,蔡玉勇,董双林. 2019

[3]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饲养密度对罗非鱼幼鱼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宋红桥,张海耿,张宇雷,吴凡,张成林,单建军. 2015

[4]养殖密度对循环水系统中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生长的影响. 乔玮,宋协法,高淳仁,刘滨,雷霁霖,翟介明. 2014

[5]凡纳滨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应用研究. 张龙,陈钊,汪鲁,陈世波,曲克明,张鹏,朱建新. 2019

[6]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净化效果评价及分析. 张明明,朱健,李冰,王林,王璐,蒋高中. 2017

[7]冬季罗非鱼循环水暂养系统研究. 周游,陈石,张成林. 2015

[8]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水质动态及产出效果的对比. 虞为,李卓佳,王丽花,张晓阳,曹煜成,文国樑,朱长波,马广智. 2013

[9]小球藻对罗非鱼养殖水体水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秦璐,陈曦,裘丽萍,范立民,宋超,郑尧,孟顺龙,陈家长. 2021

[10]培养基缓释对罗非鱼养殖水体水质及微生物代谢状况的影响. 杨泳,史磊磊,初禹瑶,陈家长,范立民,孟顺龙. 2023

[11]超高密度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及运行效果分析. 张宇雷,吴凡,王振华,宋红桥,单建军,管崇武. 2012

[12]枯草芽孢杆菌在罗非鱼链球菌病综合防控中的应用研究. 刘观斌,王淼,卢迈新,可小丽,刘志刚,朱华平,高风英,曹建萌. 2015

[13]我国鲆鲽类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研制和运行现状. 倪琦,雷霁霖,张和森,杨正勇. 2010

[14]自清洗生物滤器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张成林,徐皓,倪琦,张宇雷. 2010

[15]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往复式微珠生物过滤器的应用研究. 车轩,刘晃. 2010

[16]海水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模式概述. Liu Huang,刘晃,Ni Qi,倪琦. 2008

[17]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挂膜的消氨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傅雪军,马绍赛,曲克明,周勇,徐勇. 2010

[18]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器负荷挂膜技术. 朱建新,刘慧,徐勇,陈世波,刘圣聪,张涛,曲克明. 2014

[19]干露时间对生物膜净化效果的影响. 朱建新,程海华,曲克明,孙杰锋,郑文杰. 2017

[20]利用循环水和人工湿地技术改建鳗鲡精养池试验. 倪琦,管崇武,王剑锋,宿墨,黄钟持.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