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核素~(137)Cs在北太平洋典型生物体内的分布与富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唐峰华 1 ; 张胜茂 2 ; 吴祖立 2 ; 王锦龙 2 ; 杜金洲 2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2.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 福岛核事故;放射性核素;北太平洋公海;巴特柔鱼;营养级

期刊名称: 生态环境学报

ISSN: 1674-5906

年卷期: 2016 年 25 卷 10 期

页码: 1684-16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日本福岛核泄漏对北太平洋公海渔场海洋生物的危害程度及影响状况,2011—2012年连续两年在北太平公海渔场采集典型生物样品,采用γ谱仪进行检测,发现所采样品均含有放射性核素~(137)Cs。同时运用分类和分组织器官等处理方法,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1)2011年,~(137)Cs在鲨鱼(Mustelus griseus)体内的分布最高,高达1.16Bq·kg~(-1),最低是日本海的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仅为0.05 Bq·kg~(-1)。2012年整体上所有海洋生物体内的~(137)Cs质量活度降低了1个数量级,~(137)Cs最高质量活度出现在蜞鳅(Coryphaena hippurus)体内,达0.04 Bq·kg~(-1),最低也是日本海的太平洋褶柔鱼,仅为0.001 Bq·kg~(-1)。(2)2011年中不同胴长组巴特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的~(137)Cs质量活度最高的是250~300mm,达到了0.73 Bq·kg~(-1)。2012年中~(137)Cs质量活度最高的胴长组是200~250 mm,达0.034 Bq·kg~(-1)。(3)从两年巴特柔鱼的不同组织部位的质量活度分布情况来看,内脏聚集的核素~(137)Cs质量活度最高,其他3个部位(头部、躯干和鳍部)明显偏低。(4)通过两年的营养级分析,~(137)Cs核素质量活度初步呈倒金字塔分布。所测得的生物体中的核素质量活度水平均未超过中国食品放射性核素质量活度的限制水平与通用水平。初步了解了核泄漏对北太平洋公海主要渔场核辐射的影响,以期为海洋放射性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 相关文献

[1]2013年北太平洋公海渔场柔鱼体内典型放射性核素分析及风险评估. 唐峰华,张胜茂,崔雪森,王锦龙,杜金洲. 2017

[2]福岛核事故释放的~(137)Cs在西北太平洋海水中输运的模拟与预测. 赵云霞,韩磊,曲大鹏,赵昌,庄展鹏,袁业立. 2017

[3]日本福岛核泄漏典型人工放射性核素在北太平洋柔鱼渔场的分布. 唐峰华,王锦龙,刘丹彤,何利军,杜金洲. 2013

[4]《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公约》解读及中国远洋渔业应对策略. 唐峰华,岳冬冬,熊敏思,李励年,崔雪森. 2016

[5]北太平洋远东拟沙丁鱼渔场时空分布及其最适环境特征. 杨超,张衡,韩海斌,赵国庆,石永闯,徐博,蒋沛雯,严云志,葛雅丽. 2023

[6]北太平洋公海中心渔场海域放射性核素~(137)Cs的生态环境监测与风险评估. 唐峰华,张胜茂,吴祖立,崔雪森. 2018

[7]西北太平洋巴特柔鱼渔场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樊伟,崔雪森,沈新强. 2004

[8]2010年北太平洋海区巴特柔鱼(Ommastrephe bartrami)的生物学特征. 唐峰华,伍玉梅,樊伟. 2012

[9]北太平洋巴特柔鱼渔业2001年低产原因分析. 沈建华,韩士鑫,崔雪森,黄洪亮,周甦芳,樊伟,董玉来,高丹枫. 2003

[10]巴特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鲜度变化. 黄洪亮,郁岳峰,冯春雷,张勋,周爱忠. 2007

[11]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大亚湾紫海胆食性分析. MO Bao-lin,莫宝霖,QIN Chuan-xin,秦传新,CHEN Pi-mao,陈丕茂,YUAN Hua-rong,袁华荣,FENG Xue,黎小国,TONG Fei. 2017

[12]台湾以东黑潮及邻近东海水中的放射性核素及其对黑潮入侵的指示. 王启栋,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 2017

[13]高纯锗γ谱仪监测进出口水产品核污染的应用研究. 李宾,周德庆,陆地,赵峰,尚迪,任义广,耿金培. 2013

[14]核素134CS在北太平洋公海典型渔场的分布研究与评价. 唐峰华. 2016

[15]珠江口浅海8种经济鱼类的食性研究. 余景,赵漫,陈丕茂,张月平. 2016

[16]汕尾甲湖湾附近海域鱼类结构季节变动研究. 黄吉万,李腾,孙典荣,刘岩,刘胜男,单斌斌,杨长平. 2018

[17]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对长江口主要渔业生物营养级的研究. 闫光松,张涛,赵峰,王思凯,杨刚,王妤,章龙珍. 2016

[18]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胶州湾普氏栉虾虎鱼的摄食习性. 隋昊志,韩东燕,薛莹,麻秋云,徐宾铎,任一平. 2017

[19]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天津大神堂海域人工鱼礁区食物网结构研究. 张博伦,郭彪,于莹,徐晓甫,王硕. 2019

[20]基于营养级法的福建省淡水捕捞渔业碳汇量评估探析. 岳冬冬,吕永辉,于航盛,李旭君.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