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施用秸秆和生物炭的茉莉园土壤微生物量及细菌多样性的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少颖 1 ; 曾瑜 2 ; 陈金梅 3 ; 谢宇 4 ; 陈梅春 5 ; 王维奇 6 ;

作者机构: 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2.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闽榕茶业有限公司

4.福州市长乐区农业农村局

5.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6.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秸秆;生物炭;土壤微生物量;细菌;PICRUSt功能预测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学报

ISSN: 0253-2468

年卷期: 2023 年 08 期

页码: 383-3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土壤微生物在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秸秆直接还田和炭化还田对土壤微生物量及细菌多样性影响的差异.本研究在福州茉莉(Jasminum sambac)种植基地开展了田间实验,并设置对照(0 kg·hm~(-2))、秸秆(8000 kg·hm~(-2))、生物炭(8000 kg·hm~(-2))3个添加处理,测定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MBC、MBN、MBP)含量,分析了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以期为该区域土壤配肥和改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秸秆施用下土壤MBC含量显著降低了16.85%(p<0.05),而生物炭施用下土壤MBC、MBN、MBP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23.17%、329.15%和40.09%(p<0.05).其次,秸秆处理对细菌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影响,而生物炭的施用显著提高了细菌群落多样性(p<0.05).再之,施用生物炭促进了植物生长有益菌,如芽孢杆菌纲、α-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黏球菌纲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土壤磷含量是影响茉莉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的关键因素.此外,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显示,秸秆处理下“翻译、核糖体结构和生物发生”、“细胞壁/膜/包膜生物发生”等功能基因丰度值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了16.52%、16.86%,生物炭处理下“细胞骨架”功能基因丰度值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40.71%(p<0.05).

  • 相关文献

[1]生物有机肥配施硅钾钙改良剂对酸性红壤梨园土壤肥力及产量的影响. 吴文利,康亚龙,曾少敏,王中华,胡小璇,安祥瑞,江尚焘,谢昶琰,黄新忠,董彩霞,徐阳春. 2021

[2]配施有机肥对茶园土壤性状及茶叶产质量的影响. 吴志丹,尤志明,江福英,王峰,翁伯琦. 2015

[3]不同有机肥源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花生产量的影响. 林新坚,王飞,蔡海松,林戎斌,何春梅,李清华,李昱. 2009

[4]3种ELISA法定量检测转crylAc基因水稻CrylAc蛋白的比较研究. 秦崇涛,陈在杰,苏军,王锋. 2003

[5]铁氧化物影响下生物质炭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莹,夏丽丹,包明琢,张燕林,周垂帆. 2021

[6]一起兔流行性腹胀病的细菌分离和鉴定. 王锦祥,桑雷雷,孙世坤,陈冬金,陈岩峰,谢喜平. 2018

[7]细菌感染对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影响试验. 赖腾强,林兴生,雷文俊,余应瑞,张平. 2010

[8]满江红内生菌外膜泡囊的电镜观察与超微结构分析. 黄敏敏,陈彬,ULLA Rasmussen,陈坚,罗钦,郑伟文. 2018

[9]毒素-抗毒素系统在细菌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 侯博,王晨燕,周伦江. 2022

[10]闽江水域的细菌数量及其与COD和pH值之间的关系初探. 陈丽华,苏德森,吕新,陈涵贞,李玥仁. 2009

[11]龙眼采后腐烂相关细菌与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唐建阳,车建美,刘波,王国芬. 2013

[12]几株猪粪堆肥发酵菌对堆肥发酵的促进作用. 徐庆贤,官雪芳,林碧芬,钱蕾,林斌. 2013

[13]沼液对狼尾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钟珍梅,宋亚娜,黄秀声,游小凤,翁伯琦,黄勤楼,陈钟佃,冯德庆. 2016

[14]内生菌在水生蕨类植物满江红大孢子果发育过程中的结构特征和细胞响应. 吴志华,郑斯平,陈坚,陈彬,郑伟文. 2021

[15]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动态. 李巍,刘洋,罗钦,徐辉,刘文静,罗土炎,涂杰峰. 2017

[16]生物炭和炭基肥在烟草农业的应用及展望. 王成己,唐莉娜,胡忠良,李艳春,黄毅斌. 2021

[17]生物炭和黄腐酸钾对连作地太子参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赵云青,黄颖桢,刘保财,陈菁瑛,张武君,黄冬寿,陈芬. 2021

[18]铜污染条件下生物炭对蚯蚓的生态毒理效应. 李莹,李小艳,周垂帆. 2021

[19]生物炭对茶园酸性红壤氮素养分淋溶的影响. 刘岑薇,叶菁,李艳春,林怡,王义祥. 2020

[20]从国际会议看生物炭研究及产业发展动态——第一届生物炭研究与应用国际研讨会述评. 王成己,王义祥,叶菁,林怡,黄毅斌.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