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须总黄酮的闪式提取及提取物抑菌作用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鞠健 1 ; 乔宇 2 ; 周文星 3 ; 李冬生 4 ; 宗琪 3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产品加工分中心湖北工业大学轻工学部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产品加工分中心湖北工业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4.湖北工学院生物工程系

关键词: 玉米须;闪式提取;黄酮;抑菌活性

期刊名称: 食品科技

ISSN: 1005-9989

年卷期: 2016 年 03 期

页码: 208-2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玉米须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为了充分利用与开发玉米须资源,采用闪式提取法对玉米须中的黄酮进行提取。在料液比1:50,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时间6 min,提取电压40 V的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最高为3.83 mg/g。在此基础上对玉米须提取物进行了抑菌实验,采用牛津杯法和最低抑菌浓度实验研究了玉米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黑曲霉和酿酒酵母的抑菌活性。并探究了不同的温度和p H对玉米须黄酮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黑曲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酿酒酵母无抑制作用。玉米须黄酮在低浓度(1 mg/m 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10.00 mm;在高浓度(5 mg/m L)时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29.00 mm。且不同的温度和p H均会对玉米须黄酮的抑菌活性产生影响。

  • 相关文献

[1]闪式提取香菇柄中麦角甾醇工艺研究. 史德芳,高虹,程薇,范秀芝,乔宇,周康. 2014

[2]北虫草培养基中多糖的闪式提取工艺研究. 陈丽冰,程薇,高虹,范秀芝,史德芳. 2014

[3]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物对猪肉脯抗氧化性影响的研究. 胡佳慧,刘璐,乔宇,廖李,李弥友,汪兰,石柳,丁安子,李新,吴文锦. 2018

[4]玉米须总黄酮粗提物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刘璐,乔宇,胡建中,李阳,陈学玲,汪兰,吴文锦,程薇,梅新. 2013

[5]玉米须无糖饮料加工工艺优化及成分分析. 刘璐,廖李,汪兰,吴文锦,陈学玲,丁安子,程薇,薛淑静,史德芳,高虹,梅新,乔宇. 2014

[6]玉米须总黄酮的抗氧化性研究. 刘璐,廖李,胡建中,李阳,谷峰,陈学玲,汪兰,吴文锦,程薇. 2014

[7]野生珍稀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的成分含量分析. 袁晓,袁萍,严海燕,李建强,袁友明. 2004

[8]高山野生襄荷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吴金平,艾永兰,郭凤领,施建斌,陈学玲,陈佩和,邱正明. 2014

[9]蔷薇科甜茶加工应用研究进展. 柏芸,薛淑静,周明,关健,杨德,李露. 2010

[10]黄精多糖与黄酮综合提取工艺优化及硒肥对其含量的影响. 滕树锐,廖璐婧,武芸,江念,郑小江. 2017

[11]不同品种薯尖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陈蓬凤,梅新,黄师荣,蔡芳,王少华,何建军,施建斌,隋勇,蔡沙,熊添,陈学玲,范传会. 2021

[12]老鹳草乙醇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性组分及其抗菌活性. 李宇,刘海华,刘翠君,由金文,赵仁君,石爱华,何美军. 2020

[13]桑叶功能活性物质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李勇,胡兴明,邓文,叶楚华. 2011

[14]高黄酮含量野葛淀粉提取工艺优化. 何美军,王华,张宇,穆森,郭坤元,何银生. 2016

[15]黄酒浸提福白菊活性成分工艺优化及无醇饮品的研制. 薛淑静,肖卓,杨德,卢琪,李露. 2021

[16]河南蜂胶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孙斐,许兵红,杨小林,张佑宏,郑斌. 2012

[17]拮抗放线菌WS-03030的分类鉴定及其抗菌成分的初步研究. 陈涛风,王开梅,万中义,杨自文. 2008

[18]地衣芽孢杆菌1801的分离鉴定及其活性研究. 王燕,王开梅,杨自文. 2007

[19]棉花内生细菌HB3S-20对棉花黄萎病的生防效果评估及其鉴定. 金利容,万鹏,黄薇. 2018

[20]桑黄类真菌抑菌活性研究. 周洪英,孙波,王卓仁,刘启燕,赵会长,吴洪丽.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