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食品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与前沿探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田师一 1 ; 姜国新 1 ; 毛岳忠 1 ; 秦玉梅 2 ; 石双妮 1 ; 曹艳芸 2 ; 秦子涵 1 ; 韩剑众 2 ; 程时文 2 ;

作者机构: 1.浙江工商大学食品生物工程学院

2.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智能感知技术;电子舌;电子鼻;电子眼;质构分析仪;静态感官;动态感官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24 年 006 期

页码: 1-11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智能感知技术是一种利用传感器模拟人类感觉器官捕捉样品各种感官属性信息,再结合智能识别算法信号处理,实现食品等样品品质拟人化综合评价的前沿仿生技术。智能感知技术作为传统感官评价技术的现代化延伸和补充,具有检测速度快,样品无需前处理,操作简便,实时在线分析等技术特性,是深度感知食品感官品质的强有力的工具。本文综述食品领域中几种主要的智能感知技术,如模拟味觉的电子舌技术,模拟嗅觉的电子鼻技术,模拟触觉的质构分析仪和仿生视觉系统的电子眼等。另外,文章还归纳总结了智能感知技术在食品品质评价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展望智能感知技术在静态感官、动态感官和情绪感知表征等方面的技术发展可能性。随着生物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等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智能感知技术有望从样品整体感官特性的区分、识别应用,提升至食品嗜好和情绪的检测表征,为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 相关文献

[1]电子鼻和电子舌在乳制品品质及货架期监控中的应用研究. 范佳利,韩剑众,田师一,邓少平. 2009

[2]粮油品质检测评价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胡桂仙,王建军,王小骊,董秀金,朱加虹. 2011

[3]基于电子鼻技术的水稻挥发性物质检测及品种区分. Hu Guixian,胡桂仙,Wang Jianjun. 2011

[4]基于电子舌的鱼肉品质及新鲜度评价. 韩剑众,黄丽娟,顾振宇,邓少平. 2008

[5]不同酵母发酵宁夏赤霞珠葡萄酒风味分析. 马海燕,曹雪丹. 2017

[6]基于电子舌的肉品品质及新鲜度评价研究. 韩剑众,黄丽娟,顾振宇,田师一,邓少平. 2008

[7]模式识别技术在电子舌中的应用与发展. 王茹,田师一. 2009

[8]基于电子舌的掺假牛乳的快速检测. 范佳利,韩剑众,田师一,邓少平. 2011

[9]基于电子舌的乳制品品质特性及新鲜度评价. 范佳利,韩剑众,田师一,邓少平. 2009

[10]基于电子舌对不同品种鲜莲子滋味成分的分析. 杨银爱,郜海燕,牛犇,陈杭君. 2023

[11]用电子鼻区分霉变燕麦及其传感器阵列优化. 尹芳缘,黄洁,王敏敏,郑海霞,杨月,陈静,曾小燕,童春霞,王绿野,姜燕,沈凤,惠国华. 2013

[12]生肉新鲜度评定方法研究进展. 黄丽娟,韩剑众. 2007

[13]基于智能电子鼻系统对不同品牌啤酒区分. 杨利军,汤旭祥,张千金,陈丹妮,惠国华. 2011

[14]宽皮橘精油挥发性成分的电子鼻和GC-MS分析. 曹雪丹,方修贵,李二虎,徐建国,赵凯. 2018

[15]不同储藏时间柑橘电子鼻检测研究. 胡桂仙,王俊,海铮,王小骊. 2006

[16]基于电子鼻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茯苓产地分类方法. 徐昊,章检明,王中鹏,张丽娟,迟梁,何成. 2023

[17]电子鼻无损检测柑橘成熟度的实验研究. 胡桂仙,Antihus Hernández Gómez,王俊,王小骊. 2005

[18]山核桃氧化过程中品质指标变化的电子鼻快速检测. 何金鑫,郜海燕,穆宏磊,陈杭君,房祥军. 2017

[19]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鉴别不同干燥方式的膳食虾肉复合果蔬棒风味变化. 程荣,刘瑞玲,吴伟杰,陈慧芝,房祥军,陈杭君,牛犇,郜海燕. 2024

[20]电子鼻联合GC—MS分析不同牦牛乳干酪中特征挥发性成分. 巨玉佳,梁琪,张炎,张卫兵,宋雪梅.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