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咖啡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闫林 1 ; 黄丽芳 1 ; 王晓阳 1 ; 孙燕 1 ; 林兴军 1 ; 董云萍 1 ; 龙宇宙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香辛饮料作物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香辛饮料作物遗传改良与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咖啡;ISSR;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主坐标分析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9 年 50 卷 003 期

页码: 491-4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对我国收集保存的咖啡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咖啡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创新及有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哥伦比亚大学(UBC Primer Set#9)公布的100个ISSR引物序列中筛选出多态性好、扩增条带清晰且重复性好的引物,利用其对72份咖啡种质材料进行扩增,对电泳图谱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NT-SYSpc 2.1计算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根据非加权算术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并进行主坐标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9条引物共扩增出15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数为128条,占总条带数的83.7%;72份咖啡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531~0.9609,平均为0.6567;遗传距离为0.0351~1.0951,平均为0.4081.其中,大粒种种内遗传相似系数最大(0.9297~0.9531),遗传距离最小(0.0445~0.0669);中粒种种内遗传相似系数最小(0.5781~0.8750),遗传距离最大(0.1210~0.5363).主坐标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均显示72份咖啡种质材料可分为三大类,其中3份大粒种、3份查理种及1份中粒种巴布亚新几内亚-2聚为Ⅰ类群;32份小粒种聚为聚为Ⅱ类群;除巴布亚新几内亚-2外的其他31份中粒种及1份中小粒杂交种Arabusta和1份福建咖啡共33份聚为Ⅲ类群.聚类分析结果与种质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咖啡种质资源各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以中粒种种内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以大粒种种内遗传多样性较低.利用ISSR分子标记可准确分析咖啡资源遗传多样性.

  • 相关文献

[1]基于ISSR标记的咖啡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闫林,黄丽芳,王晓阳,周华,程金焕,李锦红,龙宇宙,董云萍. 2019

[2]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裸花紫珠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张红瑞,李鑫,陈振夏,胡文斌,李伟,黄梅,于福来,杨林立. 2023

[3]120份小桐子种质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欧文军,王文泉,李开绵. 2009

[4]黄灯笼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刘林娅,党选民,曹振木,刘维侠. 2013

[5]咖啡ISSR与RAPD-PCR反应体系优化. 闫林,黄丽芳,谭乐和,范睿,王晓阳,陈鹏,董云萍. 2012

[6]咖啡种质资源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晓阳,闫林,黄丽芳,周华,程金焕,孙燕,林兴军,董云萍. 2015

[7]咖啡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HUANG Lifang,黄丽芳,DONG Yunping. 2014

[8]基于SSR标记的我国咖啡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王晓阳,黄丽芳,闫林,周华,陈金焕,孙燕,董云萍. 2018

[9]利用RAPD标记分析咖啡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黄丽芳,董云萍,王晓阳,陈鹏,林兴军,范睿,闫林. 2014

[10]16份黄秋葵种质的ISSR分析. 黄捷,陈晓斌,叶花兰,刘国道. 2008

[11]24份芦笋种质的ISSR分析. 代真真,江程记,杨峰,高建明,陈河龙,郑金龙,易克贤. 2012

[12]部分杧果品种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王家保,王令霞,杜中军,雷新涛,陈业渊,徐碧玉. 2007

[13]43份黄秋葵种质的ISSR分析. 张绪元,黄捷,刘国道. 2009

[14]海南岛益智种质资源表型变异及ISSR分析. 王祝年,邱燕连,晏小霞,陈永锋,叶才华. 2016

[15]23份香蕉特色种质资源的ISSR分类. 任小玉,梁楠松,董景辉,贾志伟,胡玉林,杨转英,胡会刚,肖伟军. 2024

[16]中国油棕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丁灿,郎南军,林位夫. 2011

[17]莲雾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何桥,梁国鲁,谢江辉,李伟才. 2006

[18]油棕新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丁灿,林位夫. 2010

[19]广东地区野生狗牙根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周少云,黄春琼,刘国道. 2010

[20]30个香蕉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张如莲,傅小霞,洪彩香,漆智平,谢振宇,谢子四.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