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海水中锌、镉、铅、铜的微分电位溶出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袁有宪 1 ; 王跃军 1 ; 高成年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海水;锌;镉;铅;铜;微分电位溶出分析

期刊名称: 海洋与湖沼

ISSN: 0029-814X

年卷期: 1993 年 24 卷 01 期

页码: 45-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提出一种简便快速、直接测定海水中锌、镉、铅、铜的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方法,海水适宜酸度为(3.0—4.5)×10~(-3)mol/LHNO_3,适宜盐度1.6—31。电解(富集)时间600s时,检出限为0.02μg/L Zn~(2+),0.02μg/L Cu~(2+),0.01μg/L Cd~(2+),0.006μg/L Pb~(2+)。在青岛近岸海水中加1.0μg/L Zn~(2+),Pb~(2+),Cu~(2+)和0.5μg/L Cd~(2+),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9%,3.1%,5.8%和5.1%。应用于近岸海水及中国标准海水中锌、镉、铅、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 相关文献

[1]固相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铅、镉和铜. 王许诺,王增焕,陈瑛娜. 2016

[2]珠江口表层沉积物铜铅锌镉的分布与评价. 王增焕,林钦,李纯厚,黄洪辉,杨美兰,甘居利,蔡文贵. 2004

[3]贝类产品镉铜铅锌的含量特征与风险分析. 王增焕,王许诺,林钦. 2011

[4]无载体离子有机共沉淀分离-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水中铜铅铬镍. 陈瑛娜,王增焕,谷阳光,王许诺. 2018

[5]海水中铋(Ⅲ)的微分电位溶出分析. 袁有宪,曲克明,张渡溪. 1997

[6]原子吸收测定鱼体中的铜、铅、镉——干灰化与湿消解法前处理样品比较. 卢玲,吴伟峰. 2001

[7]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海洋贝类中镉、铬、铜和铅. 龚倩,金高娃,李小蕾,史永富,蔡友琼,顾润润. 2012

[8]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的镉. 郝林华. 2001

[9]长江口临近海域沉积物中Cu和Zn赋存形态的分异及对潜在生态风险的影响. 徐亚岩,柏育材,王云龙. 2017

[10]“白鼻子病”貉血清、被毛微量元素铜、锌、铁、硒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侯志军,魏韬,邢明伟,柴洪亮,张彦龙,王荻,刘志平,邹琦,华育平. 2010

[11]东海近海沉积物铜和锌的活性形态对潜在污染风险的影响. 徐亚岩,柏育材,尹艳娥,平仙隐,王云龙. 2015

[12]饵料的铜含量对中国对虾生长及体内铜、锌和铁含量的影响. 王维娜,王安利,刘存岐,王所安,王荣端,马志强. 1997

[13]饲料中高水平铜对草鱼生长、肝胰脏和肌肉中铜铁锌含量的影响. 赵宇江,蒋明,高攀,刘伟,吴凡,文华. 2008

[14]中国对虾对Pb,Cr,Zn及其混合物回避反应. 陈民山. 1999

[15]铜和镉对珠江天然仔鱼和幼鱼的毒性效应及其潜在生态风险. 曾艳艺,赖子尼,杨婉玲,高原,李跃飞,庞世勋. 2014

[16]大型海藻对重金属镉、铜的富集动力学研究. 王增焕,林钦,李刘冬,王许诺. 2013

[17]鲤鱼肾组织结构及重金属对肾组织的损伤. 关海红. 2002

[18]龙须菜对铜、镉的富集特征. 王增焕,王许诺,林钦,李刘冬. 2011

[19]黑鲷受铜、镉胁迫的生理反应. 沈盎绿,马胜伟,贾秋红. 2007

[20]重金属铜、镉对鲫肝脏基因表达的影响. 刘迪秋,葛锋,陈朝银,李忠,梁宏伟,邹桂伟.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