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合成生物学在食用菌新赛道中的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昱 1 ; 李甜 2 ; 魏勇军 2 ; 汪滢 1 ; 邹根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2.郑州大学药学院

关键词: 食用菌;合成生物学;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菌丝体皮革;菌丝体蛋白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进展

ISSN: 2095-2341

年卷期: 2024 年 14 卷 006 期

页码: 886-891

摘要: 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与推广绿色有机种植技术等手段,食用菌的品质和附加值明显提升。但是,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也导致食用菌产业面临升级和结构调整等现实问题。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等发展新理念对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概述了食用菌合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该领域的创新应用,希望能够将这一快速发展的领域纳入我国及其他国家的食用菌技术变革的新赛道中。重点讨论了以食用菌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人类健康和药学、替代蛋白、替代皮革、污染治理以及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发展的难点,并提出了利用合成生物学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措施。希望未来使用食用菌合成生物学可以更好地推动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

  • 相关文献

[1]“林——菌”模式对生态林的影响初探. 沈学香,顾忆龙,张津京,杨锦康,黄建春,陈辉. 2018

[2]液体深层发酵刺芹侧耳菌丝体蛋白提取及其功能特性. 陈艳芳,鲍大鹏,陈洪雨,冯杰,罗颖,张茜,邹根,赵勇. 2021

[3]pH对灵芝液态发酵代谢物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唐晨旻,张劲松,刘艳芳,唐业,王鹏,冯杰. 2023

[4]国外食用菌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谭琦. 2009

[5]中国的木材资源利用与"零排放". 朱建军,王晓华,李秀芬. 2005

[6]循环经济与木材资源利用. 王晓华. 2007

[7]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及环境控制技术. 高君辉,冯志勇,唐利华. 2010

[8]杏鲍菇形态特征获取的图像分割算法. 王运圣,赵京音,郭倩,杨娟,马超,袁涛,万常照. 2009

[9]香菇生产用菌株的SCAR鉴定. 宋春艳,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谭琦,陈明杰,潘迎捷. 2005

[10]草菇冷诱导相关基因及其上游序列结构分析. 孙晓红,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冯爱萍,汪虹,陈明杰,潘迎捷. 2005

[11]国内外柳松菇研究进展. 王南,谭琦,严培兰. 1998

[12]不同灵芝子实体及其粗多糖中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含量分析. 邢增涛,唐庆九,周昌艳,王南,潘迎捷. 2004

[13]野生黄绿蜜环菌的成分分析及其生物活性初探. 周昌艳,何庆邦,唐庆九,刘艳芳,门殿英,郭倩. 2009

[14]食用菌科技论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和对策. 王瑞霞,于荣利,朱丽娜. 2010

[15]食用菌中生物活性蛋白的研究进展. 孙正祥,王瑞霞. 2009

[16]食用菌黑色素代谢的研究进展. 潘越,冯志勇,陈辉,陈明杰,汪虹,张津京. 2014

[17]食用菌呈香呈味物质研究进展. 谷镇,杨焱. 2013

[1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菌中7种有机酸的研究. 杨焱,谷镇,刘艳芳,周帅,张劲松. 2013

[19]3种野生食用菌干品的鲜味评价. 张忠,谷镇,杨焱,周帅,刘艳芳,唐庆九. 2013

[20]桑黄等十种食药用菌抗氧化和延缓衰老功效的比较研究. 汪雯翰,张劲松,杨焱,严梦秋,吴迪,吴娜,章慧.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