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考洲洋重金属污染水平与潜在生态危害综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蔡文贵 1 ; 林钦 1 ; 贾晓平 1 ; 王增焕 1 ; 李纯厚 1 ; 杨美兰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重金属;地理信息系统;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等级模型;考洲洋

期刊名称: 生态学杂志

ISSN: 1000-4890

年卷期: 2005 年 24 卷 03 期

页码: 343-3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等级模型的基础上 ,利用化学和生态学的方法 ,在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支持下对考洲洋养殖水域表层海水及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 ,同时对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 ,枯水期整个水域表层海水的重金属污染指数均低于 0. 5 ,丰水期更是低于 0. 2。调查期间湾内海水重金属含量较低 ,重金属污染不明显。枯水期绝大部分水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指数值变化范围为 2 0~ 70 ,其高值区出现于湾的西部和西北部水域 ,表明这些水域的表层沉积物已受到重金属的轻微影响 ;丰水期整个水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值均低于 2 0 ,重金属污染不明显。在生态学方面 ,枯水期大部分水域的饵料生物水平均处于 2~ 3级水平 ,其密集分布区位于湾西北部、湾口和吉隆河口附近水域 ,达 4级水平 ,饵料生物较为丰富。丰水期饵料生物水平的密集分布区位于湾中部和望京洲沿岸水域 ,饵料生物最丰富 ,达 4~ 5级水平 ;其次为湾口 ,为 4级水平 ;最低则分布于湾的西部和西北部 ,其饵料生物较低 ,为 1~ 2级水平。由于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 ,因此水温、盐度和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已成为影响湾内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对各种不同评价方法所进行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 ,采用多

  • 相关文献

[1]考洲洋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分析. 甘居利,林钦,李纯厚,王增焕,贾晓平. 2002

[2]近海海水和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价——以海南新村港为例. 巩慧敏,刘永,肖雅元,李纯厚. 2018

[3]考洲洋饵料生物水平综合评价. 蔡文贵,林钦,贾晓平,李纯厚,林燕棠. 2006

[4]基于等级模型的考洲洋石油烃污染状况. 蔡文贵,林钦,贾晓平,甘居利,吕晓瑜,李纯厚. 2005

[5]考洲洋海水营养盐分布及其与浮游植物的关系. 甘居利,林钦,李纯厚,黄洪辉,贾晓平. 2002

[6]考洲洋底质中硫化物的含量与分布. 杨美兰,林钦,甘居利,王小平,王增焕,吕晓瑜. 2002

[7]考洲洋化学耗氧量(COD)的含量特征. 杨美兰,林钦,甘居利,王小平,王增焕. 2001

[8]基于GIS的考洲洋养殖水域水质状况分析. 蔡文贵,贾晓平,林钦,李纯厚,甘居利,王增焕. 2004

[9]考洲洋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征. 李纯厚,林钦,蔡文贵,贾晓平,甘居利,王增焕,戴明. 2005

[10]南海东北部考洲洋海洋渔业环境质量评价. 甘居利,贾晓平,李纯厚,林钦,黄洪辉,蔡文贵. 2004

[11]珠江下游河段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 谢文平,王少冰,朱新平,陈昆慈,潘德博,洪孝友,尹怡. 2012

[12]松花江沉积物汞的新变化:分布、演化与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覃东立,姜海峰,黄晓丽,高磊,陈中祥,牟振波,李刚. 2016

[13]珠江三角洲养殖鱼塘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和评估. 谢文平,余德光,郑光明,朱新平,马丽莎. 2014

[14]考洲洋沙泥相潮间带生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梁超愉,张汉华,吴进锋,王江勇,邱丽华,喻达辉. 2001

[15]基于GIS的渔业环境因子制图算法及其分析比较. 王立华. 2003

[16]基于MapX的水产物种地理分布图绘制方法. 张在志,段金荣,刘凯,徐东坡,张敏莹,施炜纲. 2009

[17]WebGIS在渔业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谢奎,张寒野. 2017

[18]Google Earth应用于基建项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孙英泽,胡婧,王征硕. 2012

[19]GIS在渔业领域的应用. 杜宁,杨宁生. 2007

[20]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渔业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 张敏莹,刘凯,徐东坡,施炜纲.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