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大亚湾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的季节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杜飞雁 1 ; 王雪辉 1 ; 贾晓平 1 ; 杨圣云 2 ; 廖秀丽 1 ; 李纯厚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2.厦门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大亚湾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3 年 37 卷 08 期

页码: 1213-12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全面掌握南海北部大亚湾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利用2007—2008年在大亚湾开展的4个航次124个站次的海洋生物调查数据和历史资料,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对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亚湾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明显、种类更替频繁;(2)优势种组成简单,季节变化明显,单一种的优势地位显著。与过去相比,大亚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的组成基本稳定,但种类和优势种的更替率均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浮游动物优势种组成趋于简单、单一种优势地位明显提高。大亚湾生态环境随季节的变幅增强,群落的稳定性明显下降。海水温度的升高,改变了大亚湾暖水性浮游动物种类的生活周期;而且营养水平的提高也促使赤潮种类夜光虫数量的增加。

  • 相关文献

[1]1980—2007年大亚湾鱼类物种多样性、区系特征和数量变化. 王雪辉,杜飞雁,邱永松,李纯厚,孙典荣,贾晓平. 2010

[2]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 刘晓慧,徐宾铎,张崇良,薛莹,任一平,纪毓鹏. 2017

[3]大亚湾鱼卵数量分布及种类组成特征. 林昭进,王雪辉,江艳娥. 2010

[4]大亚湾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种类组成及特征种. 杜飞雁,王雪辉,贾晓平,杨圣云,马胜伟,陈海刚,李纯厚. 2011

[5]大亚湾潮间带生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梁超愉,张汉华,吴进锋. 2005

[6]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大亚湾春季鱼卵种类组成研究. 胡凯,李敏,张帅,蒋佩文,蔡研聪,陈作志,徐姗楠. 2024

[7]大亚湾海域浮游动物生态特征. 方良,李纯厚,杜飞雁,贾晓平,张伟. 2010

[8]大亚湾人工鱼礁区和岛礁区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对仔稚鱼的影响. 王亮根,李亚芳,杜飞雁,宁加佳,徐磊,肖雅元,李纯厚. 2018

[9]夏季大亚湾鱼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徐姗楠,郭建忠,范江涛,许友伟,李纯厚. 2020

[10]人类活动对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其演替的影响. 郭建忠,陈作志,许友伟,徐姗楠,黄梓荣,李纯厚. 2018

[11]大亚湾杨梅坑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变动初步研究. 陈丕茂,袁华荣,贾晓平,秦传新,蔡文贵,余景,舒黎明,黎小国,周艳波. 2013

[12]大亚湾海洋异养细菌的初步研究. 古小莉,李纯厚. 2009

[13]长江口沿岸碎波带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季节性变化. 张宇,钟俊生,蒋日进,林楠,葛珂珂,陈渊戈. 2011

[14]流沙湾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与鱼贝养殖的关系. 苏家齐,朱长波,李俊伟,李婷,陈素文,颉晓勇,张博. 2019

[15]2006年夏季珠江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高原,赖子尼,王超,庞世勋,魏泰莉,谢文平,杨婉玲. 2008

[16]酸性河流中浮游动物群落分析. 高原,赖子尼,庞世勋,杨婉玲,王超,曾艳艺. 2012

[17]东海浮游糠虾种类特征和多样性. 徐兆礼. 2006

[18]东海毛颚类种类组成和多样性. 徐兆礼,戴一帆,陈亚瞿. 2004

[19]2014—2015年珠江春季禁渔前后浮游动物群落变化. 高原,赖子尼,杨婉玲,曾艳艺. 2017

[20]南海北部浮游动物多样性研究. 李纯厚,贾晓平,蔡文贵.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