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丛枝菌根(AM)真菌与共生植物物质交换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舒波 1 ; 李伟才 2 ; 刘丽琴 2 ; 魏永赞 2 ; 石胜友 2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农业部热带果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矿质养分;碳水化合物;膜结构;转运蛋白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6 年 22 卷 04 期

页码: 1111-11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能与约80%的陆生植物形成共生关系,植、菌间矿质养分、碳水化合物的物质交换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重要内容。目前,AM真菌促进共生植物矿质养分吸收的研究相对较多。研究表明,AM真菌可通过根外菌丝更小的吸收直径,加强矿质养分的空间有效性;通过释放有机酸、土壤酶,活化土壤中被固定的矿质养分;通过根外菌丝上较低Km值的矿质养分转运蛋白,保证养分从土壤至根外菌丝的转运效率;通过矿质养分在菌丝内运输形式的改变,增强养分的运输速率;通过诱导共生植物矿质养分转运蛋白表达,提高植、菌间养分的转运效率。相较于AM真菌促进共生植物养分吸收,植物反馈真菌碳水化合物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AM真菌与植物共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明晰植、菌间矿质养分和碳水化合物交换的具体场所(丛枝、根内菌丝、根外菌丝)、具体形式(离子、聚合物、氨基酸、蔗糖、单糖)、具体过程(主动运输)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文对AM真菌与共生植物物质交换的丛枝、菌丝双膜结构,氮(N)、磷(P)、糖等物质交换的具体形式以及跨双膜、耗能量、互耦连的物质交换过程进行综述,并从物质交换的场所、形式、过程三个方面提出了植、菌物质交换的研究方向。

  • 相关文献

[1]液泡膜苹果酸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胡军瑜,王俊刚,吴转娣,张树珍,唐建平. 2009

[2]甘蔗单糖转运蛋白基因ShPST2a克隆及亚细胞定位. 赵婷婷,王俊刚,冯翠莲,杨本鹏,杨乃博,张树珍. 2013

[3]植物锰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赵秋芳,马海洋,贾利强,陈曙,金辉. 2019

[4]植物中硅的功能和转运. 王俊刚,赵婷婷,杨本鹏,冯翠莲,蔡文伟,熊国如,张树珍. 2010

[5]液泡膜转运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胡军瑜,王俊刚,张树珍,杨本鹏. 2009

[6]刺激割胶与RRIM600矿质养分流失的关系. 罗雪华,刘云清,蔡秀娟,吴菊群,邹碧霞. 2006

[7]热研2号柱花草生长动态. 杨帆,张宇,余爱,唐树梅,漆智平. 2011

[8]铝、镉对柱花草养分吸收的影响. 黄冬芬,郇恒福,刘国道. 2013

[9]镉胁迫对3个品种圭亚那柱花草镉积累和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 黄耿磊,黄冬芬,刘国道,郇恒福,虞道耿. 2011

[10]不同年龄橡胶树胶乳矿质养分的流失. 曹建华,蒋菊生,陶忠良,谢贵水,赵春梅. 2010

[11]两个新品种橡胶树叶片养分周年变化规律研究. 黄艳,林钊沐,华元刚. 2010

[12]遮光对辣木幼苗生长及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袁淑娜,涂寒奇,潘剑,黄坚雄,郑定华,王军,周立军. 2021

[13]海南省典型咖啡园植株矿质养分状况评价. 孙燕,杨建峰,董云萍,王华. 2012

[14]不同割制对橡胶树胶乳矿质养分流失的影响. 曹建华,蒋菊生,杨怀,林位夫,陈俊明. 2008

[15]修剪和光照处理对番荔枝成花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莫亿伟,刘锴栋,宋虎卫,邓旭,陈晶晶. 2015

[16]饥饿胁迫下龙眼落果与果皮和离区糖、ABA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杨为海,曾利珍,肖秋生,石胜友. 2021

[17]旱季降雨格局变化对益智生长和碳氮代谢的影响. 胡雯,周小慧,李勤奋,程汉亭. 2022

[18]杧果感染细菌性角斑病菌后的生理代谢变化. 郑磊,詹儒林,柳凤,李国平,赵艳龙,常金梅,何衍彪. 2016

[19]槟榔幼果脱落过程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 陈云澈,王林凯,李东霞,刘立云,赵正武,李佳. 2024

[20]杧果成花过程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高天瑜,郑斌,许文天,梁清志,王松标,李蕊,曾教科,武红霞.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