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抑菌物质肉桂醛防治杧果炭疽病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柳凤 1 ; 詹儒林 1 ; 何衍彪 1 ; 赵艳龙 1 ; 杨顺锦 1 ; 常金梅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海南省热带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保鲜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杧果炭疽病;肉桂醛;抑菌物质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11 年 04 期

页码: 105-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植物源抑菌物质肉桂醛对杧果炭疽病菌的毒力作用,同时从杧果内防御酶变化角度探讨其防病机制。结果表明,肉桂醛防治杧果炭疽病的最佳使用质量浓度为30 mg.L-1,13 d的防治效果为56.67%,肉桂醛对杧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38.51和22.34 mg.L-1,当肉桂醛质量浓度大于40mg.L-1时,可导致杧果炭疽病菌分子孢子的消解。肉桂醛防治杧果炭疽病生理生化机制测定结果表明,病菌侵入杧果后O.2等活性氧物质的含量上升,肉桂醛对病菌进行抑制与杀死作用,降低其侵染能力,间接减少了此类物质的产生、减小寄主因病菌侵染而导致防御酶系统发生紊乱的程度,使寄主保持基本正常的生理状态,从而抑制和减轻病害的发生。

  • 相关文献

[1]生防酵母菌与金属离子协同对杧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梁威,张蕊,杨石有,张贺,刘晓妹,蒲金基. 2018

[2]剑麻叶汁对采后杧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及其抗逆指标研究. 常金梅,詹儒林,柳凤,赵艳龙. 2013

[3]4种杀菌剂对杧果采后病害的控制效果. 胡美姣,郭立佳,刘燕霞,杨凤珍,郑服丛. 2005

[4]杧果炭疽病研究进展. 王文静,罗睿雄,黄建峰,赵志常,高爱平. 2020

[5]咪鲜胺和吡唑醚菌酯对杧果炭疽病菌的复配作用研究. 钟祯凯,康浩,吴诚,杨石有,刘晓妹. 2017

[6]12种中草药提取物防治杧果采后病害的初步研究. 高兆银,胡美姣,陆光艺,李烁寒,李敏,杨凤珍. 2007

[7]咪鲜胺和吡唑醚菌酯对杜果炭疽病菌的复配作用研究. 钟祯凯,康浩,吴诚,杨石有,刘晓妹,蒲金基,谢艺贤,张贺. 2017

[8]肉桂醛乳油防治芒果炭疽病及对芒果保鲜的效果. 何衍彪,弓德强,柳凤,詹儒林,赵艳龙,常金梅. 2012

[9]芒果炭疽病菌的抑菌植物筛选及肉桂油抑菌活性测定. 何衍彪,郭培钧,赵艳龙,常金梅,何庭玉,詹儒林. 2009

[10]胡椒瘟病生防菌Bacillus subtilis VD18R19全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高圣风,刘爱勤,桑利伟,孙世伟,苟亚峰,王政,孟倩倩. 2018

[11]乳制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及抑菌物质的研究现状. 姜怡彤,接伟光,于海洋,初众. 2018

[12]防御假单胞ZF509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赵子璇,李俊辉,杜公福,石延霞,谢学文,柴阿丽,范腾飞,李宝聚,李磊.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