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细菌天然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抑制剂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艳平 1 ; 梁志凌 1 ; 马江耀 1 ; 郝乐 1 ; 柯浩 1 ; 刘振兴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广东省畜禽疫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兽医公共卫生公共实验室

关键词: 群体感应系统;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抑制剂;种类;机理

期刊名称: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ISSN: 1005-8567

年卷期: 2017 年 42 卷 01 期

页码: 1-5

摘要: 长期抗生素滥用导致了多重耐药菌株及其超级细菌的出现,由密度感应系统调控的生物被膜的形成和成熟是造成细菌感染的机制之一。自然界存在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淬灭密度感应系统,这些生物活性物质被称为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抑制剂(quorum sensing inhibitor,QSI)。近年来,群体感应抑制剂成为细菌抗感染药物开发的靶点,有必要对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抑制剂种类、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本文综述了细菌天然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抑制剂,干扰群体感应系统,从而治疗细菌感染。绝大多数原核生物能够产生群体感应抑制剂,这被认为是安全的。动物、豆类、传统的药用植物、海洋生物均能产生群体感应抑制剂。这些天然抑制剂可能替代传统抗生素,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 相关文献

[1]基于特征融合与冗余剔除的普洱茶种类电子鼻识别方法. 徐赛,张倩倩. 2020

[2]广州输入性花卉蓟马的种类组成及种群动态分析. 陈婷,齐国君,高燕,吕利华. 2014

[3]广东烟粉虱传双生病毒的发生种类、分布及动态. 汤亚飞,李正刚,蓝国兵,佘小漫,于琳,丁善文,何自福. 2024

[4]植物多酚抑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沈维治,廖森泰,刘吉平,邹宇晓. 2009

[5]真空预冷调控桑叶菜采后木质化的机理初探. 杨腾达,陈于陇,曾凡坤,叶明强,王玲,罗政,陈飞平. 2021

[6]药用植物防治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李健,许昌有,张诗泽,牛志凯,张陆军,董博,魏文康. 2021

[7]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机理与模式研究——以华南4省为例. 万忠,白林,林伟君,方伟,梁俊芬. 2012

[8]植物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涂北根,焦长兴,李瑶,蔡耀辉,王丰. 2008

[9]微生物除臭剂的研究进展. 容达德,杨琼,刘吉升,邢东旭,李庆荣. 2017

[10]茶多糖的降血糖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孙世利,苗爱清,潘顺顺,凌彩金,庞式,赖兆祥. 2010

[11]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抗性机制的研究. 肖汉祥,张良佑. 2001

[12]家蚕耐热机理研究进展. 郑茜,李庆荣,肖阳,吴福泉. 2012

[13]槲皮素对动物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梅华迪,李袁飞,马现永,余苗. 2022

[14]辣椒核雄性不育基因研究进展. 王得元,杨凤梅,李颖,王恒明. 2008

[15]射频加热技术及其在果蔬干制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朱经楠,彭健,辜青青,余元善,吴继军,徐玉娟. 2022

[16]饲料酵母在畜禽饲养上的运用及作用机理的探讨. 陈平洁,陈庄,林勇,廖玲,禹惠敏,王建忠.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