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产同步栽培技术体系对黑农44产量和品质作用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蔚刚 1 ; 郭玉红 1 ; 董德建 1 ; 李铭丰 1 ; 吴俊江 1 ; 钟鹏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

关键词: 高油大豆;产量;单株荚数;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06 年 06 期

页码: 16-19

摘要: 本试验对高油大豆品种黑农44不同播法、不同施肥处理对子粒产量和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垄上穴播+B3(黑农44+常量化肥+有机肥+有机复混肥)和垄上穴播+B4(黑农44+有机肥+有机复混肥)组合增产效果显著,其对应的单株荚数亦表现出类似的结果,其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和黑农44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但由于子粒产量的增加带动了脂肪和蛋白质产量的增加。

  • 相关文献

[1]种植密度对绥农22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付春旭. 2011

[2]黑龙江省大豆推广品种脂肪、蛋白质含量地理分布的研究. 刘忠堂. 2002

[3]野生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杨雪峰,李文滨,齐宁,林红,刘广阳,王晓楠. 2011

[4]黑龙江省野生大豆高异黄酮新种质创新利用研究Ⅱ异黄酮含量与大豆品质相关性的分析. 李炜,来永才,毕远林,李霞辉,齐宁,林红. 2007

[5]主要气象因子对大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薛红. 2009

[6]不同类型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杨雪峰,齐宁,林红,刘广阳,张晓波,吴岩,金海涛. 2007

[7]不同施氮量对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宋英博. 2010

[8]水稻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QTL图谱整合. 李修平,苗百更,马文东,张献国,李佳美,张斯琦. 2017

[9]不同生态条件重迎茬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 杨庆凯,宁海龙,周育中,许艳丽,刘发,王继安. 2001

[10]不同世代间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相关QTL的稳定性分析. 李文,孙明明,赵丹,张继雨,曹广禄,韩英鹏,李文滨,滕卫丽. 2015

[11]施肥水平和播种密度对高油大豆合丰52油分含量及产量影响研究. 王志新,郭泰,吴秀红,郑伟,刘忠堂,徐明贵,韩世峰. 2011

[12]钾对高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海泉,朱继强,汪建学. 2005

[13]栽培措施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冯丽娟,朱洪德,于洪久. 2008

[14]品种、密度、施肥量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效应. 冯丽娟,朱洪德,于洪久,王春凤. 2007

[15]栽培措施对高油大豆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朱洪德,冯丽娟,于洪久,王春凤,宋伟,刘敏,高中利. 2008

[16]用高世代回交群体定位大豆荚粒性状的QTL及上位性分析. 毛彦芝,蒋洪蔚,刘春燕,辛大伟,车京玉,胡国华,陈庆山. 2014

[17]大豆花荚脱落及单株荚数的QTL定位. 徐琰,孙晓环,孙霞,王燕平,宗春美,齐玉鑫,白艳凤,任海洋,潘相文. 2015

[18]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油大豆脂肪积累动态的研究. 韩冬伟,王守义,王淑荣,赵曦,池莉,王立达,曲忠诚. 2010

[19]美国大豆资源利用与高油大豆合丰57的创新. 吴秀红,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刘忠堂. 2010

[20]氮磷钾营养对高油大豆含氮化合物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刘颖,李玉影,刘凤阁,史绪梅,刘双全,张明怡.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