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保康不同等级绿茶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郑琳 1 ; 刘盼盼 1 ; 龚自明 1 ; 王雪萍 1 ; 程一方 2 ; 杨伟 2 ; 唐前勇 2 ; 郑鹏程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湖北省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襄阳市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绿茶;滋味成分;香气成分;主成分分析;保康

期刊名称: 茶叶通讯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469-477

摘要: 为了解保康不同等级绿茶的品质特征及其差异,收集保康绿茶一级茶样4个、二级茶样4个,联合采用感官审评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色谱联用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系统测定分析了其香气成分、滋味成分的组成和含量。结果显示:一级绿茶的感官总分均高于90分,二级绿茶低于90分,感官品质得分与市场所定等级一致;一级绿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均值均高于二级绿茶,只有非酯型儿茶素总量略低于二级绿茶;不同等级绿茶中咖啡碱、没食子酸、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含量均值有显著差异,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非酯型儿茶素含量均值无显著差异;8个茶样共检测到64种香气化合物,包括醇类13种、醛类9种、酮类5种、烯类12种、芳香烃6种、酯类15种和其他类4种,其中醇类物质平均含量最高,酯类其次,含量较高的成分有芳樟醇、香叶醇和己酸顺式-3-己烯酯;进一步主成分分析发现,4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9.608%,其中第1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45.080%,综合了β-紫罗酮、邻二甲苯、乙苯、苯乙烯、二甲基戊酸甲酯和顺-茉莉酮的贡献,主要反映绿茶中的花果香及特有芳香;一级绿茶醇类和酯类香气化合物的平均含量低于二级绿茶,醛类、酮类、烯类、芳烃类和其他类香气化合物含量均高于二级绿茶。

  • 相关文献

[1]不同产地绿茶茶汤中主要滋味成分含量研究. 金孝芳,曹丹,马林龙,刘艳丽. 2016

[2]湖北优良茶树品系绿茶香气成分分析. 马林龙,刘艳丽,曹丹,龚自明,刘盼盼,金孝芳. 2019

[3]茶叶氨基酸特征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周有祥,赵明明,丁华,严伟,张毅,王婧,胡西洲,龚艳,胡定金. 2012

[4]绿茶茶汤中主要滋味成分及滋味定量描述分析的研究. 金孝芳,罗正飞,童华荣. 2012

[5]杀青方式对机采绿茶理化品质的影响. 叶飞,桂安辉,龚自明,高士伟,王雪萍,郑鹏程,滕靖,王胜鹏,郑琳,刘盼盼. 2019

[6]湖北引种高氨基酸茶树品种的绿茶适制性分析. 马林龙,金孝芳,曹丹,刘艳丽,龚自明,王胜鹏,刘盼盼. 2017

[7]绿茶中酸水解氨基酸指纹图谱的特征分析. 赵明明,周有祥,丁华,严伟,张毅,王婧,胡西洲,龚艳,胡定金. 2012

[8]外源氨基酸对茶叶的影响. 周锡樑,刘娟,祝爱,梅亚红,张卉,陈福林. 2007

[9]冲泡条件对恩施玉露绿茶茶汤品质的影响. 刘盼盼,高士伟,郑鹏程,龚自明,王胜鹏,叶飞,郑琳,马林龙. 2016

[10]湖北引种黄金茶1号主要生化特性及绿茶适制性分析. 马林龙,金孝芳,曹丹,刘艳丽,王胜鹏,刘盼盼. 2016

[11]茶鲜叶水洗方法的研究. 高士伟,龚自明,郑鹏程,叶飞,王胜鹏,王雪萍,滕靖. 2013

[12]不同分级处理对机采绿茶品质的影响. 叶飞,龚自明,高士伟,王胜鹏,王雪萍,郑鹏程,滕靖,郑琳,刘盼盼. 2016

[13]不同绿茶品种(系)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金孝芳,贾尚智,石亚亚,陈勋,闵彩云. 2013

[14]机采鲜叶分级对加工不同绿茶产品质量的影响. 高士伟,叶飞,龚自明,王胜鹏,张强,郑鹏程,崔清梅,王雪萍,梁金波. 2016

[15]近七年茶原料揉捻工艺研究进展及展望. 卢素芳,李飞,王胜鹏,仇方方. 2018

[16]近五年茶鲜叶摊青工艺研究进展及展望. 王胜鹏,李飞,龚自明. 2016

[17]不同杀青方式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叶飞,高士伟,龚自明,张强,滕靖,侯伟华,梁金波. 2014

[18]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茶中花青素的含量. 丁华,顾见勋,王婧,赵明明,刘姣,严伟,杨洁. 2018

[19]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卵叶韭香气成分. 郭凤领,吴金平,矫振彪,陈磊夫,邱正明. 2017

[20]5种黑茶香气成分的比较分析. 郑鹏程,刘盼盼,王胜鹏,滕靖,冯琳,郑琳,龚自明.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