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农药灭多威和辛硫磷对罗非鱼的联合毒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孟顺龙 1 ; 瞿建宏 2 ; 宋超 2 ; 范立民 2 ; 裘丽萍 2 ; 陈家长 2 ; 徐跑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关键词: 灭多威;辛硫磷;罗非鱼;联合毒性;超氧化物歧化酶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4 年 33 卷 02 期

页码: 59-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更新式静态急性试验法,研究了灭多威和辛硫磷对罗非鱼的单一及联合毒性。结果显示,灭多威和辛硫磷对罗非鱼的24、48、96 h-LC50分别为1.25、0.75、0.43 mg·L-1和13.30、6.98、4.58 mg·L-1,安全浓度分别为0.043 mg·L-1和0.458 mg·L-1。按照农药毒性分级标准,灭多威对罗非鱼是极高毒农药,辛硫磷对罗非鱼是高毒农药。联合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灭多威和辛硫磷在24、48、96h的相加指数分别为0.24、0.26、0.06,相加指数均大于零;SOD活性研究显示,灭多威、辛硫磷以及灭多威+辛硫磷对SOD活性有显著抑制效应,且抑制作用随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同时,灭多威和辛硫磷联合染毒对罗非鱼肝脏SOD活性的抑制效应较相同条件下单一灭多威或辛硫磷染毒时强;表明灭多威和辛硫磷对罗非鱼的联合毒性表现为协同作用,它们的共存会对鱼类产生更强的毒性作用。在环境评价中,决不能简单地将各单一污染物毒性相加来判断其综合毒性。

  • 相关文献

[1]氯氰菊酯和有机磷农药对草鱼鱼种急性及联合毒性. 谢文平,马广智,赖子尼. 2006

[2]灭多威胁迫下罗非鱼精巢转录组变化及信号通路分析. 孟顺龙,刘涛,宋超,张聪,陈家长. 2019

[3]灭多威胁迫下罗非鱼精巢SSH文库的构建. 孟顺龙,刘涛,宋超,张聪,裘丽萍,陈家长,徐跑. 2018

[4]微囊藻毒素-LR对罗非鱼鳃组织活性氧自由基含量及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宋超,胡庚东,瞿建宏,孟顺龙,范立民,陈家长. 2010

[5]耐高温酶制剂对奥尼罗非鱼免疫和肠道结构的影响. 谢骏,王广军,邓岳松,余德光,乌兰,卢迈新. 2008

[6]环境雌激素类农药灭多威对生殖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刘涛,孟顺龙,余丽梅,陈家长. 2017

[7]灭多威对罗非鱼精巢组织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刘涛,孟顺龙,裘丽萍,陈家长. 2016

[8]灭多威在环境中的残留与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孟顺龙,徐跑,瞿建宏,宋超,范立民,裘丽萍,陈家长. 2013

[9]雍菜对受灭多威污染养殖水体的净化及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王钰钦,James P.Mulbah,孟顺龙,郑尧,陈家长,吴伟. 2020

[10]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水中灭多威的残留量. 孟顺龙,刘涛,宋超,张聪,裘丽萍,陈家长,徐跑. 2018

[11]灭多威的污染现状及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陆妍,孟顺龙,陈家长. 2021

[12]纳米二氧化硅与汞(Hg~(2+))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联合毒性效应. 章哲超,胡佶,刘淑霞,张偲,刘小涯,叶陈军,潘建明. 2018

[13]重金属与有机磷农药二元混合物对卤虫联合毒性的评价及预测. 吴宗凡,刘兴国,王高学. 2013

[14]乙醛、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对四链藻生长的联合毒性. 陈碧鹃,袁有宪,曲克明,王会平. 2000

[15]乙醛、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对鲢、草鱼的联合毒性. 陈碧鹃,袁有宪,王会平. 2001

[16]海洋酸化与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人工纳米颗粒的联合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王昊,赵信国,陈碧鹃,夏斌,孙雪梅,朱琳,曲克明. 2019

[17]微塑料与有毒污染物相互作用及联合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赵美静,夏斌,朱琳,孙雪梅,赵信国,戴伟,陈碧鹃,曲克明. 2021

[18]除草剂阿特拉津与丁草胺对麦穗鱼的联合毒性研究. 孟顺龙,陈家长,冷春梅. 2007

[19]邻苯二甲酸酯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联合毒性. 何秀婷,李潇,杨永涛,李凯彬,李桂英,聂湘平. 2010

[20]六溴环十二烷(HBCD)和Cu2+单独与联合暴露对海水小球藻的毒性作用. 赖丽华,田斐,熊倩,王学锋,叶国玲,陈海刚.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