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形态鉴定及叶片解剖结构对云南白莺山古茶树资源的聚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华玲 1 ; 李崇兴 2 ; 陈栋 1 ; 李家贤 1 ; 黄华林 1 ; 乔小燕 1 ; 左成琳 3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饮用植物研究所(茶叶研究中心)/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

2.临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

3.云南省云县人民政府茶叶办公室

关键词: 古茶树;种质资源;形态;解剖结构;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31 期

页码: 114-12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对云南白莺山地区12种类型古茶树资源共60份材料进行形态及叶片解剖结构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聚类图分析这12类茶树的亲缘关系,旨在为今后深入研究白莺山古茶树资源的起源与演化、加快珍稀古茶树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形态学和细胞学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2类古茶树可分为2大类和4小类,野生型的本山茶与3个半野生型的黑条子茶、二嘎子茶和大叶本山白芽口茶归为第Ⅰ类,为乔木或小乔木,树型高大,芽叶茸毛无或稀少,叶片大,角质层较厚,栅栏细胞1层,石细胞多且粗大;其他8个类型归为第Ⅱ类,其中4个栽培类型包括勐库大叶茶、勐库小叶茶、白芽子茶和豆蔑茶归为第Ⅱ-a类,为小乔木或灌木,芽叶茸毛较多,叶片栅栏细胞1~2层,石细胞少且小;柳叶茶、贺庆茶、藤子茶3个半野生类型资源归为第Ⅱ-b类,为灌木,树型开张,芽叶茸毛中等,中叶,具有1~2层栅栏细胞,石细胞少且小;红芽茶单独成第Ⅱ-c类,为半野生型灌木,芽叶呈鲜艳紫红色,大叶,石细胞形态和大小多样。

  • 相关文献

[1]31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AFLP分析. Xu Xiaobiao,徐小彪,Yi Ganjun,易干军,Chen Hua. 2008

[2]姜荷花种质资源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YE Yuan-jun,叶远俊,LI Dong-mei,李冬梅,LIU Xiao-fei. 2019

[3]广东苦茶资源嘌呤生物碱含量分析与评价. 李红建,秦丹丹,姜晓辉,方开星,王秋霜,潘晨东,李波,王青,吴华玲. 2021

[4]基于8个农艺性状的569份果桑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振江,罗国庆,戴凡炜,肖更生,林森,李智毅,唐翠明. 2021

[5]黄皮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刘小梅,潘建平,曾杨,林志雄,匡石滋,田世尧,姜玲. 2007

[6]华南地区樱桃番茄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李艳红,聂俊,郑锦荣,谭德龙,张长远,史亮亮,谢玉明. 2021

[7]43份荔枝种质资源的雌花受精与坐果评价. 严倩,吴洁芳,姜永华,陈洁珍,蔡长河,欧良喜. 2019

[8]黄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 陈林,曹振强,梁肇均,何晓明,王敏,刘文睿,彭庆务,林毓娥. 2021

[9]云南白莺山古茶树晒青毛茶生化成分分析. 乔小燕,李崇兴,黄华林,吴华玲,左成琳,陈栋. 2018

[10]紫萍营养繁殖过程的解剖观察. 李兰芝,张家明. 2016

[11]短期高温胁迫对茄子主要生理指标及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李艳艳,王俊青,李植良,孙保娟. 2016

[12]超声法制备的固体脂肪结晶颗粒的性质及其乳液稳定性分析. 张霞,昝胜杰,李冰,刘苑,焦文娟,罗鑫,李琳. 2021

[13]蛋白酶对中华草龟生长性能、形态性状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梁洁雯,范怡杰,莫文艳,陈冰,吴浩敏,周艳玲,张超,王国霞. 2019

[14]蛋白酶对中华草龟生长性能、 形态性状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梁洁雯,范怡杰,莫文艳,陈冰,吴浩敏,周艳玲,张超,王国霞. 2019

[15]镰刀菌毒素对植物形态和结构的影响. 刘开军,罗少波,王亚琴,何晓明,谢大森,彭庆务. 2010

[16]冬瓜枯萎病菌与节瓜枯萎病菌的差异比较. 谢大森,何晓明,何素娟,彭庆务. 2006

[17]华南双季超级稻秧苗理想形态性状研究. 陈友订,万邦惠,张旭. 2005

[18]土壤锌铁铜锰形态分布及其有效性. 莫润苍,邹邦基. 1997

[19]红火蚁复眼的扫描电镜观察. 范凡,刘杰,屈平,吕利华,魏国树. 2008

[20]小蛀果斑螟的发生与防治技术研究. 陈炳旭,黄汉杰.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