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锦鲤冬季繁殖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汪学杰 1 ; 牟希东 1 ; 胡隐昌 1 ; 赖明信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锦鲤;繁殖技术;冬季;形态差异;软体动物;水生昆虫;人工饲料;鲤形目

期刊名称: 海洋与渔业

ISSN: 1672-4046

年卷期: 2012 年 007 期

页码: 68-69

摘要: 锦鲤(CyprinuscarpioLinnaeus)属鲤形目cyprinidea,鲤科cyprinids,与野鲤同源.锦鲤因体表颜色及色块分布的不同而被分为9个(或13个)品系,主要有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等,不同品系之间无形态差异.锦鲤常适应在山塘、水库、池塘及人造水池中生活,习惯在水体中下层活动.性情温和,喜群游摄食,可摄食软体动物、水生昆虫、水蚯蚓、谷物及人工饲料等.锦鲤对水温、水质等条件要求不严格,可适应4~35℃的水温,

  • 相关文献

[1]广东鲂的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 庞世勋,谢刚,许淑英,叶星,苏植逢,祁宝伦,潘德博. 1999

[2]海浪河细鳞鲑食性研究. 宋聃,都雪,王慧博,黄晓丽,王乐,张澜澜,邵长浩,霍堂斌. 2021

[3]南黄海冷水中心内外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析. 张鹏弛,徐勇,李新正,王洪法,张宝琳,帅莲梅,安建梅. 2017

[4]Hox基因及其在软体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王师,杨志辉,李语丽,程陶然,刘平平,米雪,包振民. 2017

[5]软体动物免疫相关酶研究进展. 刘志鸿,牟海津,王清印. 2003

[6]几种软体动物对~14C-DDT和~14C─杀灭菊酯的积累和排泄. 钟创光,陈舜华,赵小奎,江世贵,严旭东. 1998

[7]大亚湾软体动物群落和种群生态研究进展与展望. 蔡立哲,杨德援,赵小雨,林靖翔,陈昕韡,周细平,饶义勇,马丽,林和山,傅素晶. 2022

[8]长江河口软体动物的调查. 戴国梁. 1998

[9]软体动物血蓝蛋白的结构和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彭文,王江勇. 2011

[10]2011~2013年夏季南黄海大型底栖软体动物调查记录. 徐勇,李新正,王洪法,张宝琳. 2017

[11]长江口海域浮游软体动物生态特征的季节变化. 胡剑,徐兆礼,朱德弟. 2008

[12]魁蚶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及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田吉腾,刘志鸿,杨爱国,刘萍. 2011

[13]锦鲤源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陈凯,梁利国,谢骏. 2015

[14]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长鳍鲤、锦鲤和龙凤鲤的遗传多样性. 孙莉,杨国梁,王军毅,吴婷婷,张海波,吴添文,陈国宏. 2009

[15]葡萄糖酸铬对锦鲤血清中4种激素及肝胰脏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崔培,王景倩,程镇燕,牟希东,乔秀亭,孙金辉. 2018

[16]水晶彩鲫、红鲫和锦鲤的腹膜脏层黑色素观察. 徐伟,李池陶,曹顶臣,尹家胜. 2007

[17]优质锦鲤的繁殖和培育技术. 汪学杰,胡隐昌,牟希东,罗建仁. 2008

[18]人工诱导三倍体锦鲤繁育技术. 张宪中,傅洪拓,沈勇平,殷文健,包卫空. 2008

[19]锦鲤墨蝶呤还原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定位分析. 胡菊,冯彩,马晓,吴利敏,刘慧芬,宋红梅,胡隐昌,田雪,李学军. 2020

[20]锦锂抗寒品系的选育. 徐伟,曹顶臣.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