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壁材对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物性与释放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双双 1 ; 那治国 1 ; 徐飞 1 ; 初众 1 ; 张彦军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黑龙江东方学院食品与环境工程学部;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壁材;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特性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9 年 03 期

页码: 129-134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实验分别以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β-CD+麦芽糊精(maltodextrin,MD)、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octenylsuccinate starch sodium,OSS)、酪蛋白为壁材,以香草兰精油为芯材,采用喷雾干燥制备具有缓释性的微胶囊。以产率、包埋率、溶解性、缓释性、乳化液稳定性等为评定指标,对比分析4种壁材的包埋效果。结果表明:以OSS为壁材的香草兰精油微胶囊(VO-OSS)产率最高,为84.17%,包埋率为78.04%,溶解度和乳状液稳定性分别为96.31%和97.82%,具有良好的冲调性、溶解性和乳化性。MD与β-CD复配壁材的香草兰精油微胶囊(VO-MD)产率和包埋率最低,分别为71.37%和61.18%。在粒径方面,VO-OSS粒径最小,为190 nm。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VO-OSS表面结构光滑、呈球状。VO-OSS在60℃贮存10 d后,香兰素的保留率为54.62%,表明缓释性高于其他3?种微胶囊。综合所有指标,对比其他3种微胶囊产品,OSS是制备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的最佳壁材。

  • 相关文献

[1]菠萝蜜种子淀粉制备香草兰微胶囊的工艺研究. 张彦军,朱红梅,田建文,徐飞,初众. 2017

[2]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优化及缓释性分析. 刘双双,张彦军,徐飞,初众,那治国. 2018

[3]香草兰精油Pickering乳液制备、性质及功能性研究. 王艺潼,覃亚娟,徐飞,张彦军,王萍. 2024

[4]4种物理方法制备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的比较分析. 朱红梅,张彦军,徐飞,田建文,初众. 2017

[5]复合凝聚法制备绿咖啡油微胶囊及其性能. 谭睿,申瑾,董文江,章中,龙宇宙,胡荣锁,陈治华,蒋快乐. 2020

[6]椰子油纳米微胶囊的性质表征及体外缓释分析. 阚金涛,弓淑芳,王媛媛,宋菲,沈晓君. 2022

[7]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分析. 葛双双,李坤,涂行浩,杜丽清,徐涓,张雯雯,张弘. 2018

[8]广藿香油缓释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韩光涛,杨子明,彭政,王光,周敏,李普旺. 2013

[9]海藻酸钠/壳聚糖基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的制备工艺优化. 胡义钰,冯成天,刘辉,袁坤,谢贵水,王真辉. 2019

[10]纳米SiO2-IPBC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橡胶木防霉的应用. 李佳淇,徐国祺,秦韶山. 2022

[11]天然椰子油微胶囊制备工艺的优化. 李艳南,宋菲,陈华,王挥,赵松林,吕方方. 2018

[12]复合凝聚胡椒精油微胶囊的制备研究. 房一明,吴桂苹,贺书珍,谭乐和,谷风林. 2014

[13]复合凝聚法制备天然椰子油微胶囊. 李艳南,宋菲,王挥,邓福明,沈晓君,吕方方,赵松林. 2018

[14]不同壁材对绿咖啡油微胶囊微观结构及其热稳定性的影响. 慕静怡,胡发广,张珍珍,董文江,李亚男,毕晓菲,胡荣锁,陈小爱. 2023

[15]微胶囊化辣椒红色素工艺研究. 唐永富,査勇,李积华,曹玉坡,黄茂芳. 2009

[16]草果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优化及性质研究. 赵星全,高媛媛,廖良坤,周伟,涂浩,熊邵濠,梁亚键,吉宏武,李积华. 2023

[17]茶树精油微胶囊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刘义军,朱琳,李晶莹,刘佳梦,夏秋瑜,林丽静. 2024

[18]溴氰虫酰胺聚乳酸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刘贵莹,周芷若,陈惠玲,张蕊,张贺,杨石有. 2024

[19]俾斯麦棕的主要特性及栽培技术. 臧小平,徐雪荣. 2002

[20]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黄坚雄,潘剑,周立军,陈俊明,李娟,郑定华,林位夫.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