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生育期苦荞黄酮含量与营养成分变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友春 1 ; 田世龙 2 ; 王东晖 1 ; 董煚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品种改良与绿色农业研究所

2.甘肃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

关键词: 苦荞麦;生育期;黄酮;营养成分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10 年 06 期

页码: 24-27

摘要: 测定了3个品种苦荞麦不同生育期主要器官的黄酮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苦荞从苗期至籽粒成熟期的黄酮含量呈由高到低的S形变化趋势,即从苗期至孕蕾期逐渐下降,孕蕾期至成熟期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营养生长期各器官黄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叶、茎、根,但进入生殖生长期后为花、叶、茎、根。粗蛋白、脂肪和粗纤维在整个生长发育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抛物线变化趋势,即营养生长阶段增加,其中粗蛋白、脂肪在盛花期最高,粗纤维在孕蕾期最高,成熟期3种营养物质含量最低;除脂肪外,粗蛋白、粗纤维不同时期含量差异较大,品种间差异显著。

  • 相关文献

[1]苦荞中黄酮微波提取方法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田世龙,张永茂,李守强,葛霞. 2008

[2]4种除草剂对胡麻田油菜、荞麦和苦荞麦的防除效果. 刘敏艳,牛树君,胡冠芳,赵峰,李玉奇. 2016

[3]苦荞麦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王炜,欧巧明,杨随庄. 2010

[4]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系藜麦内黄酮和抗氧化性的影响. 岳凯,刘文瑜,魏小红. 2019

[5]不同越冬处理对苹果幼树抽条和黄酮质量分数的影响. 刘小勇,张坤,沈宝云,牛济军,董铁,张辉元,王发林. 2012

[6]饲用高粱营养价值及人工瘤胃降解特性. 李珊珊,白彦福,王婷,张娇娇,刘筱嘉,丁路明,王虎成,冯强,贺春贵,龙瑞军,尚占环. 2018

[7]覆膜和密度对‘陇薯7号’产量及不同质量块茎分布的影响. 曲亚英,李掌,郑永伟,白永杰,文国宏,李高峰,陈富. 2019

[8]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气候变化对荞麦生产的影响. 贾瑞玲,赵小琴,刘军秀,刘彦明,张明,方彦杰,马宁. 2023

[9]香菇菌块培养料间松紧度对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张桂香. 1993

[10]双垄全膜马铃薯套种豌豆对马铃薯生育期及病害的影响. 李建军,刘世海,惠娜娜,马永强,王立,李继平. 2011

[11]基于IRMAnet的全生育期小麦品种识别研究. 冯永强,刘成忠,韩俊英,鲁清林,刘立群,邢雪. 2024

[12]不同饲用甜高梁品种及刈割次数对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何振富,贺春贵,魏玉明. 2014

[13]核果类果实采后生理研究进展. 王鸿,郝燕,陈建军,班明辉. 2006

[14]我国藜麦籽实的研究与开发利用进展. 金茜,杨发荣,黄杰,魏玉明,刘文瑜. 2018

[15]苹果玫瑰醋复合饮料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性分析. 张霁红,康三江,曾朝珍,李玉梅,张海燕. 2020

[16]环纹蘑菇营养成分分析及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杨琴,张桂香,王晓巍,刘明军,杨建杰. 2018

[17]栽培方式对光敏型高丹草营养成分含量与产量的影响. 何振富,贺春贵,王国栋. 2019

[18]4种干燥方法对马茵菜品质的影响. 康三江,张海燕,苟丽娜,袁晶,宋娟. 2019

[19]甘肃特色马铃薯烤馍的营养成分分析. 李梅,田世龙,胡新元,李守强,葛霞,程建新,田甲春. 2021

[20]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预测苜蓿干草营养成分含量. 郭涛,黄右琴,郭龙,李发弟,潘发明,张兆杰,李飞.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