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凡纳滨对虾-鲻网围分隔混养模式下经济与生态效益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长波 1 ; 郭永坚 2 ; 颉晓勇 2 ; 李俊伟 2 ; 罗昭林 2 ; 陈利雄 2 ; 陈素文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对虾;鲻;围网;混养;水质;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4 年 04 期

页码: 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新型对虾生态养殖模式,于池塘中构建围网开展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鲻(Mugil cephalus)混养试验。鲻密度依次为0尾(M0,对照组)、250尾(M250)、500尾(M500)和800尾(M800)。结果显示,鲻放养组的饵料系数均比对照组低,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M250组对虾产值(30.30×104元·hm-2)及总产值(31.02×104元·hm-2)为各组最高,M800组对虾产值(20.96×104元·hm-2)及总产值(23.30×104元·hm-2)最低。试验结束后,放养较多鲻的处理组(M500和M800)的总有机碳(TOC)有约20 mg·L-1幅度的下降,而M0和M250则变动极小,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养殖末期鲻放养组的亚硝态氮(NO2-N)质量浓度均高于对照组M0,且M250组NO2-N及氨氮(NH4-N)质量分数居于各组最高(P>0.05)。试验表明,在池塘围网混养少量鲻(M250)时对虾产量最高,而混养较多鲻(M500和M800)时饲料成本较为节约且水质指标较好。采取养殖前期多放鱼,后期适当分鱼以降低密度的措施,可能更有利于虾塘经济与生态效益的提高。

  • 相关文献

[1]凡纳滨对虾-鲻网围分隔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郭永坚,朱长波,阴晓丽,李俊伟,颉晓勇,陈素文,罗昭林. 2015

[2]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水质动态及产出效果的对比. 虞为,李卓佳,王丽花,张晓阳,曹煜成,文国樑,朱长波,马广智. 2013

[3]不同密度三疣梭子蟹混养中国明对虾、青蛤对生长、经济效益及水质的影响. 葛红星,郭洛宇,申欣,李健,董志国. 2023

[4]江蓠与对虾混养的神经-模糊优化模型初探. 黄洪辉,张汉华,吴进锋,梁超愉,李卓佳. 2006

[5]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氮磷收支的研究. 李卓佳,虞为,朱长波,文国樑,马广智. 2012

[6]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氦磷收支的研究. 李卓佳,虞为,朱长波,文国樑,马广智. 2012

[7]对虾养殖池塘混养罗非鱼对底质有机负荷的作用. 虞为,李卓佳,林黑着,陈利雄,朱李春,张燕娃,黄春阳,陈志红,黄忠,黄小林,杨育凯,李涛,朱长波. 2015

[8]对虾混养技术研究进展. 李志斐,王广军,谢骏,郁二蒙,余德光. 2017

[9]龙须菜对刺参生长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王肖君,孙慧玲,谭杰,高菲,燕敬平,陈爱华. 2011

[10]混养模式对鲫生长、存活、免疫酶活性和水质的影响. 林听听,么宗利,周凯,来琦芳,李功政,厉成新,高鹏程,王礼虎,魏建中. 2017

[11]简易式工厂化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构建及试验. 朱林,车轩,刘兴国,程果锋,陈军,刘晃,陈晓龙. 2020

[12]我国罗非鱼池塘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袁媛,袁永明,代云云,龚赟翀. 2014

[13]对虾养殖模式对比及经济效益分析. 徐武杰,文国樑,曹煜成,胡晓娟,徐煜,苏浩昌,虞为. 2020

[14]浮性膨化饲料与沉性硬颗粒饲料培育鱼种的对比试验. 李池陶,陈淑萍,焦长军. 2002

[15]鲻幼鱼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李加儿,曹守花,区又君,刘汝建,张建生. 2014

[16]鲻脾脏和头肾的形态学与组织学研究. 曹守花,李加儿,区又君,刘汝建,吴水清. 2013

[17]野生和养殖鲻消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于娜,李加儿,区又君,范春燕. 2011

[18]鲻配合饲料适宜蛋白含量及蛋白能量比的初步研究. 林黑着,江琦,黄剑南,石红. 1998

[19]鲻嗅囊的组织形态结构观察及功能探讨. 李加儿,曹守花,区又君,刘汝建. 2014

[20]鲻仔、稚鱼的发育及生长特点. 区又君,李加儿,谢菁.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