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二氧化氯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集贤 1 ; 张平 1 ; 商佳胤 1 ; 李志文 1 ; 朱志强 1 ; 刘璐 1 ;

作者机构: 1.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农业部农产品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设施农业研究所;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关键词: 二氧化氯(ClO_2);葡萄;灰霉菌;抑制作用;防御酶

期刊名称: 保鲜与加工

ISSN: 1009-6221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6-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防治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葡萄采后灰霉病,探讨二氧化氯(ClO_2)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本试验以葡萄采后灰霉菌为试材,在常温下(25℃)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ClO_2溶液对致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采用活体有伤接种法研究其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葡萄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lO_2溶液对葡萄采后灰霉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达到了67.36 mg/L和58.91 mg/L;浓度低于60 mg/L的ClO_2溶液,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浓度高于60 mg/L时,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稍有减弱,但仍高于低浓度(40 mg/L以下)处理;当ClO_2溶液浓度为60 mg/L时,培养7 d的菌丝生长和8 h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98.89%和73.38%,其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选用40、60、80 mg/L ClO_2溶液进行活体有伤接种试验,结果显示,浓度为60 mg/L和80 mg/L的ClO_2溶液能够较好地抑制葡萄采后灰霉菌引起的霉烂,不同浓度ClO_2抑菌液处理葡萄果实能够有效地抑制POD、PPO和PAL防御酶的活性提高,使抗性增强。因此,无论对于离体还是活体有伤接种的葡萄采后灰霉病菌,适宜浓度的ClO_2均具有较好的抑菌防病效果,可作为新型绿色保鲜技术的一种潜在资源。

  • 相关文献

[1]纳他霉素采前处理对葡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果. 李志文,张平,刘翔,集贤. 2014

[2]几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的抑制效果研究. 张娜,田淑芬. 2010

[3]草坪草褐斑病菌粗毒素液对寄主叶片防御酶体系的影响. 孙淑琴,李荣华,杨秀荣,田涛. 2012

[4]苯并噻二唑衍生物不同施用方法对番茄抗病性的诱导. 宋兰芳,孙润明,王学利,邵玉翠,任顺荣. 2012

[5]不同抗性苹果中间砧对红富士苹果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郭兴科,贾爱军,廖方舟,徐继忠. 2020

[6]微环境气调包装对兰州百合采后衰老与防御酶的影响. 张鹏,康丹丹,魏宝东,贾晓昱,李春媛,李江阔. 2021

[7]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抗H1N1猪流感病毒作用及对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孙英峰,韩伟,杨春蕾,李秀丽,张莉,冯婧,任卫科. 2015

[8]几种生物杀菌剂对葡萄炭疽病的抑制效果. 田淑芬,张娜. 2011

[9]拮抗酵母菌对柑橘青霉病菌的抑制作用与防治研究. 王勇,程根武. 2002

[10]葡萄水平平行双母蔓Y型架栽培技术研究. 刘洪章,苗博英,欧阳寿如,赵宪争. 2004

[11]天津地区葡萄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树海,黄健全,田淑芬,商佳胤,高扬,张娜. 2010

[12]葡萄塑料袋绿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刘洪章,苗博英. 2002

[13]基于GIS的葡萄园土壤养分管理及平衡施肥研究. 李明悦,朱静华,廉晓娟,高伟,高贤彪. 2010

[14]二氧化硫类防腐杀菌剂在葡萄保鲜中的应用. 王世军. 2015

[15]两种货架温度下葡萄品质分析. 颜廷才,邵丹,张鹏,周斌,李江阔. 2016

[16]光照对设施栽培葡萄果实质量的影响. 高献亭,胡忠慧,高扬,杨丽芳. 2005

[17]植物生长调节剂混用对提高葡萄产量的影响. 徐金升,金红,靳长忑. 1996

[18]日本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体系简介. 杨博轩,田淑芬,马会勤. 2009

[19]‘希姆劳特’与不同倍性玫瑰香型葡萄杂交胚挽救技术研究与倍性鉴定. 田淑芬,温晓敏,张娜,月丫,路凤珍. 2018

[20]玫瑰香葡萄无核化处理对不同器官中酚类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田淑芬,王勇,李杨昕.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