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德锋 1 ; 高艳侠 1 ; 可小丽 1 ; 王亚军 1 ; 任燕 1 ; 石存斌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基因组测序;拮抗物质;生防作用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22 年 46 卷 002 期
页码: 196-2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充分挖掘贝莱斯芽孢杆菌LF01菌株拮抗物质合成相关基因簇,实验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同时评价了LF01菌株拮抗物质的生物安全性及其生防作用效果.基于三代Nanopore测序平台对LF01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并利用在线平均核苷酸同源性(ANI)和DNA-DNA杂交(DDH)分析,以及基因组遗传进化确定该菌株的分类学地位;通过antiSMASH在线分析LF01基因组中的拮抗物质合成基因簇.同时,基于CAZyme数据库分析LF01菌株对糖类物质的水解能力.LF01菌株拮抗物质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检测其对尼罗罗非鱼和斑马鱼的致病性;拮抗物质饲喂尼罗罗非鱼后评价其生防作用效果.结果显示,LF01菌株基因组全长为3 974 023 bp,GC含量为46.56%,包含3 843个编码基因.LF01菌株与贝莱斯芽孢杆菌的ANI和DDH分别≥97.66%和≥80.10%,同时基于SNP进化分析显示,该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聚为一支,表明LF01菌株在基因组分子水平上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LF01菌株包含了 bacillaene、bacillibactin、杆菌霉素D(bacillomycin D)、溶杆菌素(bacilysin)、difficidin、泛革素(fengycin)、macrolactin H、plantazolicin和表面活性素(surfactin)等9个拮抗物质基因簇,约占基因组全长的8.83%.LF01菌株基因组中含有许多与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几丁质、果胶、肽聚糖和葡聚糖降解有关的CAZy酶基因家族.LF01的拮抗物质对尼罗罗非鱼和斑马鱼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且饲喂尼罗罗非鱼后能够显著提高其对无乳链球菌的抗病力.综上可知,LF01菌株含有大量拮抗物质合成基因簇,其拮抗物质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并且饲喂后能够显著提高尼罗罗非鱼的抗病力,表明LF01菌株拮抗物质在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方面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尼罗罗非鱼MYF6基因SNP位点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作者:高风英;佟延南;刘志刚;曹建萌;王淼;衣萌萌;可小丽;卢迈新;朱海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肌源性因子6(MYF6);SNP;双倍型;生长性状
-
POU1F1基因SNP位点与尼罗罗非鱼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的相关性
作者:高风英;佟延南;曹建萌;刘志刚;王淼;衣萌萌;可小丽;卢迈新;朱海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POU1F1;SNPs;双倍型;体质量;形态性状
-
维氏气单胞菌弱毒株FS12001及其疫苗对异育银鲫的免疫效果
作者:王艳娇;张德锋;任燕;王庆;王英英;李莹莹;潘厚军;石存斌;莫绪兵;尹纪元
关键词:异育银鲫;维氏气单胞菌;弱毒株;疫苗;免疫效果
-
维氏气单胞菌CA07株灭活疫苗生产工艺的优化
作者:孙承文;巩华;赖迎迢;江小燕;任燕;陈总会;黄志斌;陶家发
关键词:维氏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生产工艺;安全性;免疫原性
-
不同开口饵料对罗非鱼发育早期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作者:范梓健;张紫玥;曹建萌;衣萌萌;高风英;可小丽;刘志刚;王淼;卢迈新
关键词:罗非鱼;肠道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开口饵料
-
笋壳鱼源柱状黄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
作者:刘丽娟;王红莉;王亚军;任燕;王庆;石存斌;张德锋
关键词:笋壳鱼;柱状黄杆菌;分离鉴定;致病性;药物敏感性
-
基因Ⅱ型草鱼呼肠孤病毒病毒样颗粒的构建与鉴定
作者:郜婷;吴斯宇;高彩霞;夏苏东;尹纪元;王英英;李莹莹;石存斌;王庆
关键词:草鱼;草鱼呼肠孤病毒;重组杆状病毒;病毒样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