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乔大河 1 ; 陈娟 1 ; 梁思慧 1 ; 杨春 1 ; 李燕 1 ; 郭燕 1 ; 密孝增 1 ; 陈正武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绿茶;次生代谢物;香气;滋味;转录调控
期刊名称: 贵茶
ISSN:
年卷期: 2022 年 04 期
页码: 5-30
摘要: 茶叶的风味品质是决定其经济价值的重要指标。绿茶是我国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茶叶类别,解析其风味品质形成机理对于茶产业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绿茶的品质特征出发,对目前关于其风味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风味物质的代谢途径、风味品质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组学技术在其风味品质形成机理研究中的应用以及风味物质相关合成基因的克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绿茶种质评价以及品质育种的实践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摊青时间对绿宝石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郑文佳,沈强,牟春林. 2011
[2]贵州绿茶新型杀青技术试验初报. 牟春林,刘晓霞,郑文佳. 2010
[3]红茶发酵影响因素及品质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刘亚兵,冉乾松,蒲璐璐,段学艺,王敏,戴宇樵,张拓,刘忠英,潘科. 2024
[4]不同保鲜处理对名优绿茶品质的影响. 罗显扬,张正秋,屠幼英,吴媛媛. 2013
[5]加工过程对绿茶卫生质量的影响及控制对策. 陈娟,郭灿,张宝林,何莲,高秀兵. 2012
[6]8份茶树新品系加工红绿茶的适宜性. 陈正武,陈娟,曹雨,郭燕,杨春,张小琴. 2016
[7]绿茶加工过程中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高秀兵,段学艺,张宝林,陈娟,何莲,胡华健. 2012
[8]不同叶位新梢绿茶的品质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任明强,赵宾,赵国宣,陈旭晖. 2010
[9]不同摊放时间后提香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牟春林,沈强,郑文佳. 2010
[10]绿茶叠杀后PPO和含水量变化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郑文佳,冯林,沈强,潘科,何萍. 2011
[11]不同萃取方法对绿茶香气成分影响的研究. 周顺珍,杨春,郭燕,陈娟,陈正武,龚雪. 2015
[12]安顺名优绿茶的感官品质与主要化学成分. 沈强,邵亦俊,邵欣宇,郑文佳. 2014
[13]HS-SPME/GC-MS法分析黔茶新品种绿茶挥发性成分. 龚雪,刘忠英,李燕,姜艳艳,尹荣秀,杨春,陈正武. 2017
[14]贵州绿茶机械加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杨婷,王小霞,张军,刘晓霞,文山,郑文佳. 2018
[15]绿茶中28种元素含量测定的消解条件比较. 童成英,丁虎,何守阳,郭盛,杨军,杨菲,叶润成,潘科. 2019
[16]不同做形方式毛峰茶的品质差异. 方仕茂,刘忠英,文小山,杨婷,郑文佳. 2020
[17]厌氧发酵时间对黄金芽绿茶γ-氨基丁酸含量及品质成分的影响. 黄涛,郜秋艳,李美凤,彭叶,杨云,沈强,刘建军. 2024
[18]'巴山早'紫色芽叶绿茶加工过程中内含成分的变化及品质分析. 罗金龙,陈盛相,郑文佳,杨肖委,张小琴,刘晓霞,沈强. 2024
[19]黔茶1号试制红茶、绿茶和黄茶的品质研究. 沈强,张小琴,罗金龙,杨肖委,刘晓霞,周良书,郑文佳. 2023
[20]酒糟有机肥连续施用对湄潭翠芽茶叶生物效应的影响. 胡伟,张萌,芶久兰,魏全全,龚确,周年敏,王艺.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贵州两地野生大厂茶嘌呤生物碱与儿茶素组分比较
作者:杨春;杨代星;苏胜峰;梁思慧;李燕;郭燕;乔大河;密孝增;陈正武
关键词:普安;盘州;大厂茶;苦茶碱;咖啡碱
-
不同造型白化绿茶滋味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分析
作者:张小琴;罗金龙;李燕;梁思慧;刘忠英;沈强
关键词:白化绿茶;造型;滋味化学成分;感官品质
-
抗虫优质茶树新品种‘苔选0310号’
作者:李燕;杨春;乔大河;密孝增;陈娟;郭燕;梁思慧;陈正武
关键词:茶树;抗虫;优质;品种
-
贵州两地野生茶树叶片解剖结构比较及抗逆性分析
作者:杨春;苏胜峰;杨代星;梁思慧;郭燕;郭灿;陈正武
关键词:野生茶树;叶片解剖结构;栅栏组织;抗逆性;贵州
-
黄色芽叶茶树新品种黄金芽自然杂交后代的生化品质分析
作者:杨春;梁思慧;陈正武;陈娟;李燕;乔大河;郭燕;张小琴
关键词:黄金芽;杂交后代;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2,4-表油菜素内酯对低温胁迫下茶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梁思慧;杨春;林开勤;陈正武;张小琴
关键词:2,4-表油菜素内酯;茶树;低温胁迫;生理特性
-
外引茶树品种(系)在贵阳的适应性、产量与品质研究
作者:郭灿;林开勤;高秀兵;郭燕;乔大河;姚键梅;杨春;李燕;张小琴
关键词:茶树品种(系);适应性;物候期;产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