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米曲霉发酵鲫鱼基料酿造鱼鲜酱油的工艺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林笑 1 ; 夏炎 2 ; 吴文锦 2 ; 丁安子 2 ; 李新 2 ; 廖李 2 ; 张轩 2 ; 汪兰 3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产品加工研究分中心;武汉设计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科技学院;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产品加工研究分中心;武汉设计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科技学院;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产品加工研究分中心;武汉设计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科技学院;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鲫鱼基料;米曲霉;发酵条件;鱼鲜酱油

期刊名称: 食品科技

ISSN: 1005-9989

年卷期: 2017 年 07 期

页码: 265-2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去鳞去内脏的鲫鱼糜为研究对象,采用米曲霉进行发酵,研究了料水比、发酵温度、加盐量、接种量、发酵时间等发酵条件对鲫鱼基料产酸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鱼糜:水的质量比为1:2,发酵温度35℃,加盐量13%,米曲霉种曲接种量30%,发酵时间7 d。在最佳条件下,总酸含量可达1.253 g/100 m L,氨基酸态氮含量可达0.898 g/100 m L。在此基础上采用鲁氏酵母对鲫鱼糜进行为期1个月的增香发酵,所得鱼鲜酱油呈红褐色,通体澄清,鲜味醇厚,有浓郁的酱香和酯香。产品总酸含量为1.035 g/100 m L,氨基酸态氮含量为1.358g/100 m L,总氮含量为1.477 g/100 m L,无盐固形物含量为20.08 g/100 m L。

  • 相关文献

[1]米曲霉发酵提取甘薯中去氢表雄酮工艺优化. 陈蓬凤,邹浩峰,蔡芳,隋勇,施建斌,蔡沙,熊添,陈学玲,黄师荣,梅新. 2022

[2]多菌种复合固态发酵对菜籽粕硫甙去除效果的研究. 王晓凡,王海滨,熊光权,汪兰,程薇. 2012

[3]诺沃霉素植生链霉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丁璟剑,万中义,方伟,彭冬麟. 2015

[4]乳酸杆菌SD-22产类细菌素发酵条件的优化. 张国强,师俊玲,杨自文. 2009

[5]山药皮及发酵条件对山药米酒活性物质的影响. 胡佳慧,尹涛,张轩,胥钦,王少华,廖李,刘璐,乔宇.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