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大亚湾湾口游泳生物群落季节异质特征与生态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曾雷 1 ; 陈国宝 1 ; 李纯厚 1 ; 于杰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洋牧场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游泳生物;资源动态;多样性评价;群落结构;生态效应;大亚湾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9 年 03 期

页码: 22-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该研究基于2015年大亚湾湾口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游泳生物资源动态、多样性水平与群落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夏季游泳生物资源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F=4.556, P=0.01),且主要受鱼类优势群体季节更替的影响;春、夏、秋、冬各季度第一优势种类分别为二长棘鲷(Paerargyrops edita)、黄鳍马面鲀(Thamnaconus hypargyreus)、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和拥剑梭子蟹(Portunus gladiator);不同季节游泳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介于2.35~2.66,差异不显著(F=0.597, P=0.623);而聚类(Cluster)与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结果显示,该海域游泳生物群落季节特异性为69.13%~80.77%。由此可知,单一的α多样性指数并不能有效地反映该海域游泳生物群落特征;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该海域游泳生物群落季节异质特征与水温、溶解氧、盐度、透明度、pH和叶绿素a等环境因子间存在明确的效应关系。

  • 相关文献

[1]山东半岛南部近海夏季游泳生物多样性的年间变化分析. 李伟伟,赵国庆,李楚禹,邱盛尧. 2019

[2]夏季大亚湾鱼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徐姗楠,郭建忠,范江涛,许友伟,李纯厚. 2020

[3]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杜飞雁,王雪辉,李纯厚,张汉华,贾晓平. 2009

[4]夏季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袁涛萍,李恒翔,李路,王卉,杨长平. 2017

[5]大亚湾夏、冬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 粟丽,黄梓荣,罗艳. 2019

[6]桂山牛头岛出坞航道水下爆破对游泳生物的影响评估. 黄梓荣,于杰,范江涛,冉娟,郑兆勇. 2014

[7]湛江港邻近水域游泳生物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的分布. 黄梓荣,张汉华,钟智辉,朱长波,彭昆仑. 2006

[8]汕尾遮浪角东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变动分析. 房立晨,陈丕茂,陈国宝,汤勇,袁华荣,冯雪. 2012

[9]大亚湾核电临近海域中国毛虾声学探测分析. 曾雷,陈国宝,王腾,杨炳忠,于杰,廖秀丽,黄洪辉. 2019

[10]小黄鱼生物学特征与资源数量的演变. 严利平,刘尊雷,张辉,凌建忠,袁兴伟,李圣法. 2014

[11]2000年东海区黄鳍马面鲀Navodon modestus(Günther)资源动态分析与展望. 严利平,陈卫忠. 2000

[12]2000年东涨区黄鳍马面TunNavodon modestus(Gunther)资源动态分析与展望. 严利平,陈卫忠. 2000

[13]日本海枪乌贼资源与近年渔业动态和预测. 钟亚丁. 1991

[14]东海区帆式张网渔业资源利用结构的动态分析. 程家骅,陈雪忠,林龙山,汤建华,刘宝祥. 2000

[15]东海区马面豚资源变动及其原因的初步研究. 郑元甲. 1997

[16]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现状. 杜飞雁,王雪辉,李纯厚,张汉华,贾晓平. 2008

[17]大亚湾水交换的数值模拟研究. WANG Cong,林军,CHEN Pimao,章守宇. 2008

[18]大亚湾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对温排水和营养盐输入的响应. 谢福武,刘华雪,黄洪辉,宋星宇. 2018

[19]大亚湾鱼卵数量分布及种类组成特征. 林昭进,王雪辉,江艳娥. 2010

[20]大亚湾初级生产力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吴风霞,李纯厚,戴明,杜飞雁,林琳,王昊.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