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郜海燕 1 ; 华颖 1 ; 陶菲 1 ; 穆宏磊 1 ; 宋丽丽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油脂;加工;组分变化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11 年 11 卷 09 期
页码: 134-1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食品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功效及其在加工过程中组分变化作概述。详细介绍了食品加工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光氧化和酶促氧化过程;分析热加工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氧化机理,探讨辐照对食品中脂肪酸裂解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分析相关的科学研究瓶颈,展望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食品加工的发展趋势,期望对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有所启发。
- 相关文献
[1]不同油脂对填饲期朗德鹅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及肝脏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唐军旺,方倩倩,邵荣益,刘均,熊化鑫,沈军达,牛冬,卢立志. 2018
[2]植物种子重要成分的代谢工程. 陈锦清,吴关庭. 2006
[3]不同品种核桃在贮藏过程中油脂哈败的研究. 杨剑婷,郝利平,狄建兵,王勇,吴彩娥. 2005
[4]不同来源生物炭与化肥减量配施对土壤养分、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胡宇迪,汪玉瑛,刘玉学,吕豪豪,何莉莉,秦晶晶,陈军豪,甘毅,杨生茂. 2024
[5]富含油脂食品的抗氧化研究现状. 陈杭君,毛金林,陈文煊,宋丽丽,周拥军,郜海燕. 2006
[6]刺梨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 方修贵 ,李嗣彪 ,郑益清. 2004
[7]不同加工方式对豇豆中毒死蜱残留量的影响. 王向未,仇厚援,陈文学,王强,袁玉伟. 2012
[8]鱿鱼及其制品加工贮存过程中甲醛的消长规律研究. 朱军莉,励建荣. 2010
[9]浙江省芥菜研究进展. 孟秋峰,胡美华,王洁,任锡亮,高天一,陈建明. 2020
[10]加工工艺对香榧油脂氧化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葛林梅,郜海燕,陈杭君,毛金林,陈文烜,陶菲,房祥军. 2011
[11]苹果泥加工及储藏过程中6种农药残留变化. 王迎鑫,高庆超,李亚辉,吉小凤,张志勇,梁颖. 2022
[12]加工工艺对山核桃脂肪氧化的影响. 陶菲,郜海燕,葛林梅,陈杭君. 2008
[13]我国金针菇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黄良水,金群力. 2011
[14]甜瓜翠雪7号高质量种子生产及加工技术研究. 寿伟松,艾美,许昕阳,何艳军,沈佳. 2024
[15]生物技术在水产品养殖、加工和保鲜中的应用. 金火喜,张治国,郜海燕. 2013
[16]鲜食和加工兼用型甘薯新品种浙薯259的选育. 李兵,吴列洪,沈升法,王东方. 2014
[17]浙江省发展红高粱产业的现状与对策. 邹桂花,郑学强,吕学高,刘合芹,刘秀慧,陈合云. 2021
[18]世界柑橘生产、贸易、加工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陆胜民. 2010
[19]子莲保鲜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吕春发,严锐,陈杭君,杨银爱. 2022
[20]杨梅的营养价值及其加工进展. 夏其乐,程绍南.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模拟运输下减振包装对猕猴桃货架品质和苹果酸代谢的影响
作者:宗自豪;刘瑞玲;吴伟杰;陈慧芝;童川;韩树人;靳政时;叶先明;郜海燕
关键词:猕猴桃;模拟运输;品质;减振包装;苹果酸代谢;基因表达
-
乳酸菌发酵诱导水蜜桃浆凝胶体系自发变色的4D打印研究
作者:王岩;牛犇;王冠楠;房祥军;刘瑞玲;吴伟杰;陈慧芝;郜海燕
关键词:水蜜桃浆凝胶;4D打印;乳酸菌发酵;自发变色;花青素
-
四种食用菌采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巩鑫鑫;刘瑞玲;韩延超;孟祥红;郜海燕;陈杭君
关键词:食用菌;采后病害;病原真菌;病原细菌;分离鉴定
-
不同乳酸菌发酵蓝莓桑葚原浆营养品质及风味变化分析
作者:丁明可;陈慧芝;吴伟杰;牛犇;房祥军;陈杭君;刘瑞玲;郜海燕
关键词:蓝莓;桑葚;乳酸菌;营养成分;风味物质
-
酪蛋白对杨梅汁中花色苷的工艺优化及保持研究
作者:杨贵仁;穆宏磊;吴伟杰;房祥军;陈慧芝;牛犇;陈杭君;郜海燕
关键词:杨梅;花色苷;酪蛋白;护色
-
不同镂空包装对雨天采收杨梅贮运品质的影响
作者:宗自豪;何丁生;牛犇;黄俊;房祥军;吴伟杰;陈杭君;郜海燕
关键词:杨梅;贮藏品质;包装;保鲜
-
FIRD-HPD方式对蓝莓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雨;韩延超;刘瑞玲;陈慧芝;房祥军;吴伟杰;郜海燕
关键词:蓝莓;远红外联合热泵干燥;低场核磁共振;水分分布;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