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鱼类识别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东海 1 ; 张胜茂 2 ; 汤先峰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

2.null

关键词: 机器视觉技术;鱼类识别;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特征提取

期刊名称: 渔业信息与战略

ISSN: 2095-3666

年卷期: 2019 年 002 期

页码:

摘要: 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物体识别技术逐渐成为机器视觉技术研究的核心内容.而鱼类识别技术可以辅助海洋特定鱼类物种的分布调查统计、海洋生态系统监测以及水族馆自动识别出鱼类种类信息等.通过比较基于特征值、相关系数、分级分类、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机器视觉技术的鱼类识别方法,介绍了有关鱼类识别技术的研究背景应用、软硬件系统环境搭建、鱼类特征提取以及基于机器视觉鱼类识别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相关文献

[1]利用全极化SAR数据的极化特征获取海冰密集度的算法. 陈星哲,谢涛,王明华,张雪红,李建,白淑英. 2024

[2]基于多阶段特征提取的鱼类识别研究. 吕俊霖,陈作志,李碧龙,蔡润基,高月芳. 2024

[3]基于线性调频(LFM)信号的单体鱼类目标回波识别与性能分析. 汤涛林,吴陈波,李国栋,刘晃. 2021

[4]基于ResNet的典型养殖鱼类识别方法研究. 涂雪滢,刘世晶,钱程. 2022

[5]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金鲳鱼质量预测研究. 单佳楠,郑晓伟. 2023

[6]鱼类识别程序在教学、科普和科研中的应用. 吕俊霖,王欢欢,巩秀玉. 2021

[7]深度学习在鱼类识别、计数、追踪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徐文杰,方辉,杨胜龙,张胜茂,石永闯,吴祖立,俞圣池,熊鑫泉,杨浩东,戴阳. 2024

[8]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产健康养殖专家系统设计与实现. 曹晶,谢骏,王海英,王广军,胡朝莹. 2010

[9]基于神经网络的拖网渔船主机功率估算技术研究. 黄温赟,黄文超,朱陈程,赵新颖. 2020

[10]利用神经网络反演海水叶绿素浓度. 詹海刚,詹海刚,施 平,陈楚群. 2000

[11]AMSR-E辐射计反演南大洋实时海面气温. 伍玉梅,申辉,张胜茂,许卫东. 2013

[12]海监船与渔政船主尺度模型研究. 刘飞,林焰,李纳,杨蕖,王运龙,谌志新. 2012

[13]基于神经网络的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预报. 毛江美,陈新军,余景. 2016

[14]基于光流法的鱼群摄食状态细粒度分类算法. 唐宸,徐立鸿,刘世晶. 2021

[15]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红鳍东方鲀体质量预测. 王新安,马爱军,赵艳飞,岳亮,孙建华,孟雪松,刘圣聪. 2015

[16]基于神经网络及电子鼻的虾夷扇贝鲜活品质评价及传感器的筛选. 傅润泽,沈建,王锡昌,刘俊荣,倪锦,樊文. 2016

[17]基于神经网络和VMS的渔船捕捞类型辨别. 郑巧玲,樊伟,张胜茂,张衡,王晓旋,郭刚刚. 2016

[18]养殖水体水质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苗雷,汤涛林,王鹏祥. 2009

[19]基于神经网络的鱼类营养学系统的研制. 倪汝凤,曲卫东. 1998

[20]基于ANN的水下机械臂仿真控制策略研究. 唐宇,马胜伟,马振华,吴洽儿,杨兴泽,王绍敏,黄应邦.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