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发酵与焙烤对可可豆香气影响的GC-MS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易桥宾 1 ; 谷风林 1 ; 房一明 1 ; 徐飞 1 ; 那治国 2 ; 赵友兴 3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2.黑龙江东方学院食品与环境工程学部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海南可可豆;挥发性化合物;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主成分分析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5 年 36 卷 10 期

页码: 1889-19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未发酵豆、发酵豆和焙烤豆的香气成分,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可可豆香气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未发酵豆、发酵豆和焙烤豆香气差异明显。从未发酵豆和发酵豆中分别鉴定出30和62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醇类、酮类、烯烃类和醛类,发酵后可可豆香气物质增多。在105、125、145℃下焙烤的未发酵豆和发酵豆分别鉴定出47、59、84和71、68、83种,主要为醇类、酯类、醛类、烯烃和吡嗪类,低温焙烤和高温焙烤的可可豆香气差异明显;酮类集中于未发酵低温焙烤区,酸类、酯类和醇类偏向于发酵低温焙烤区,呋喃类和吡嗪类等杂环类化合物指向高温焙烤区。这些香气成分的差异,形成不同处理可可豆之间的风味差异,可可豆香气成分的主成分分析可以作为可可豆不同处理潜在的评价方法。

  • 相关文献

[1]基于感官与主成分分析的可可豆加工品质变化研究. 谷风林,易桥宾,那治国,房一明,赵友兴,徐飞. 2015

[2]3种不同萃取方法对黑胡椒香气物质的气质联用分析. 王珏,钟壹鸣,孙也乔,胡丽松,伍宝朵,郝朝运,范睿. 2022

[3]柑普茶挥发性成分分析. 郑敏,黄晓兵,彭政,李积华,林丽静. 2017

[4]超声处理对柑普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郑敏,林丽静,黄晓兵,李积华,彭政. 2017

[5]发酵和焙烤对可可豆多酚、黄酮和风味品质的影响. 易桥宾,谷风林,那治国,房一明,徐飞. 2015

[6]芒果果酒发酵工艺优化及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张明,帅希祥,马飞跃,杜丽清,涂行浩. 2018

[7]芒果果酒发酵工艺优化及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张明,帅希祥,马飞跃,杜丽清,涂行浩. 2018

[8]桂七芒果果酒挥发性成分分析. ZHANG Ming,张明,SHUAI Xixiang,帅希祥,MA Feiyue. 2018

[9]气质联用测定番石榴中咪鲜胺消解动态和残留量. 张世瑞,孙丹,袁宏球. 2010

[10]高良姜精油提取工艺研究. 袁源,刘美慧,黄晓兵,林丽静. 2016

[11]两种热带水果中咪鲜胺残留的气质联用测定. 张世瑞,袁宏球,尹桂豪. 2010

[12]不同酵母发酵的可可果酒香气成分分析. 房一明,李恒,胡荣锁,贺书珍,赖剑雄,谭乐和. 2016

[13]天然橡胶生物凝固胶凝块除臭菌株的筛选. 丁丽,张令宏,陈珂,高天明,程盛华. 2014

[14]3个菠萝品种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张秀梅,杜丽清,孙光明,刘胜辉,魏长宾,刘忠华,谢江辉. 2009

[15]不同处理方式对胡椒精油组成及含量的影响. 房一明,吴桂苹,谭乐和,徐飞,谷风林. 2017

[16]基于气质联用技术的唾液乳杆菌渗胁迫响应代谢组学研究. 龚霄,齐宁利,林丽静,陈晶瑜,韩北忠. 2014

[17]GC-MS分析天然胶乳中类脂物的水解产物. 李婧,刘宏超,王启方,魏丽娜,高新生,程原,余和平. 2015

[18]GC-MS分析比较琼产降香黄檀不同部位材化学成分. 李彤彤,李冠君,李家宁. 2018

[19]油梨‘桂研10号’种子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葛宇,丁哲利,王丽霞,韩丽娜,王必尊,吴斌,何应对. 2018

[20]艾片加工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及L-龙脑的含量测定. 张影波,庞玉新,邹纯礼,王凯,胡璇,陈振夏,黄璐琦.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