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国 1 ; 张国宏 2 ; 王芝凤 1 ; 包振贤 3 ; 李生梅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靖远县农牧局
2.甘肃省农科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3.甘肃省靖远县气象局
关键词: 大豆;栽培;高产技术;田间管理
期刊名称: 中国园艺文摘
ISSN: 1672-0873
年卷期: 2010 年 26 卷 10 期
页码: 159-160
摘要: 就如何提高大豆栽培产量进行探索总结。结果表明:采用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大豆每667m~2产量达到319.9kg,每667m~2增产80kg左右,比当地大豆栽培平均增产30%以上,达到当地大豆生产历史最高产量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相关文献
[1]燕麦新品系中燕1号高产栽培技术. 田福平,胡宇,陈子萱. 2021
[2]油用向日葵盐碱地保苗增效栽培技术. 卯旭辉,贾秀苹,王兴珍,梁根生. 2018
[3]大豆点蜂缘蝽危害调查分析. 李峰,张丽娟,付金元,黄卫红,王亚静,张国宏,徐冉,李可夫. 2019
[4]大豆抗旱种质资源筛选及利用. ZHANG Yan-jun,张彦军,WANG Xing-rong,王兴荣,ZHANG Jin-fu,张金福. 2018
[5]向日葵稳产高产栽培技术. 柴宗文,刘祎鸿,岳云,陈炳东,王华宁. 2008
[6]垄作沟灌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薛亮,马忠明,吕晓东,唐文雪,连彩云,王智琦,冯守疆. 2019
[7]滴灌技术在大棚蔬菜培培中的应用. 王润琴. 1999
[8]兰州地区葡萄品种的引种研究. 王海,郝燕,杨瑞,杨红瑞. 2010
[9]优质丰产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黎莱福1号选育. 卯旭辉,詹全民,贾秀苹,王兴珍,梁根生. 2018
[10]梨树栽植后期管理技术. 赵朔阳. 2019
[11]天麻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乔旭,王云霞,张慧,张梅,王国祥,尹玉保. 2021
[12]道地中药材当归栽培及抽薹防治研究现状. 王国祥,蔡子平,米永伟,武伟国. 2020
[13]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要点. 杨建杰,张桂香,杨琴,刘明军,王英利. 2019
[14]甘肃河西灌区冬绿肥栽培技术. 张久东,车宗贤,包兴国,卢秉林,吴科生,杨蕊菊,崔恒,陈震. 2020
[15]高寒旱作区紫叶莴笋全膜双垄三沟栽培技术. 缑红丽,刘明霞,陶兴林,朱惠霞. 2020
[16]甘肃省藜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杨发荣,刘文瑜,黄杰,魏玉明,王昶. 2019
[17]不同优化栽培模式对油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王亚瀑,何继红. 2023
[18]有机生态型叠盆式立柱栽培技术. 王志伟. 2008
[19]菇渣复合基质配比对辣椒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于庆文,王志伟,王晓巍. 2011
[20]玉米芯栽培白灵菇的试验研究. 张桂香.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肃不同地理来源大豆品种生育期性状与气象因子及农艺性状的关系
作者:杨如萍;贾贞;韦瑛;魏野畴;王立明;陈光荣;张国宏;宋雯雯
关键词:甘肃;大豆;生育期;生态特征;气象因子;农艺性状
-
覆膜种植方式对旱作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王立明;陈光荣;杨如萍;张国宏;杨封科
关键词:旱作大豆;覆膜方式;生长发育;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
甘肃省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划分及地理分布研究
作者:杨如萍;宋雯雯;韦瑛;贾贞;魏野畴;王立明;吴存祥;董博;张国宏;韩天富
关键词:甘肃省;大豆;生育期组;划分;地理分布
-
甘肃省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途径分析
作者:杨如萍;韦瑛;张国宏;陈光荣;张晓艳;王立明
关键词:甘肃;大豆;生产;对策
-
大豆点蜂缘蝽危害调查分析
作者:李峰;张丽娟;付金元;黄卫红;王亚静;张国宏;徐冉;李可夫
关键词:大豆;点蜂缘蝽;减产率;虫害防治
-
播期对旱作区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王立明;杨如萍;陈光荣;张国宏
关键词:大豆;播种期;农艺性状;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
薯-豆套作模式下作物对种间竞争与补偿作用的响应
作者:陈光荣;王立明;杨如萍;张国宏;杨文钰;杨桂芳
关键词:薯-豆套作;种间竞争;补偿效应;西北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