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转WYMV-Nib8基因抗黄花叶病小麦的农艺性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季荣 1 ; 邢宇俊 1 ; 梁杰 1 ; 陆丹丹 1 ; 董飞 1 ; 徐剑宏 1 ; 史建荣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转基因安全评价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关键词: 转基因小麦;黄花叶病;农艺性状;病虫害抗性;转WYMV-Nib8基因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0 年 48 卷 019 期

页码: 115-1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与一般作物相比,转基因作物在目标性状得到改良的同时,其他农艺性状可能会受到影响.前期研究发现,与受体小麦扬麦158相比,转WYMV-Nib8基因小麦N12-1对小麦黄花叶病具有较强抗性.为了明确N12-1的生存竞争能力及在长江中下游麦区的生态适应性,在2017—2018年以转基因小麦N12-1及其受体扬麦158和3个当地主栽品种扬麦11、宁麦13、宁麦14为比较对象,对小麦的主要农艺性状(基本苗数、株高、穗数、粒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对主要病害的抗性进行研究.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N12-1与扬麦158的基本苗数、穗数、粒数无显著差异,但N12-1显著矮于其受体扬麦158,而穗粒数显著高于扬麦158.N12-1与当地主栽品种扬麦11相比,株高、穗粒数、千粒质量有显著差异,其他性状无显著差异;N12-1与宁麦13仅在株高上有显著差异,其他性状均无显著差异;N12-1与宁麦14仅千粒质量有显著差异,其他性状均无显著差异.转基因植物与受体之间对赤霉病、纹枯病的抗性均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该转基因小麦申请安全证书提供基础.

  • 相关文献

[1]黎巴嫩引进大麦种质的黄花叶病抗性及农艺性状评价. 乔海龙,沈会权,栾海业,陶红,臧慧,张英虎,陈健,陈和. 2018

[2]大麦黄花叶病和抗病育种. 陈晓静,沈会权. 2001

[3]小麦黄花叶病对镇麦系列品种致病力研究. 杨红福,吴承东,吉沐祥,束兆林,王莉莉. 2012

[4]国外引进裸大麦资源黄花叶病抗性鉴定. 乔海龙,栾海业,陈健,沈会权,陶红,臧慧,张英虎,陈和. 2017

[5]镇麦系列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的抗性研究. 杨红福,陈爱大,温明星,曲朝喜. 2011

[6]小麦抗黄花叶病基因的AFLP标记. 于嘉林,何震天,陈秀兰,聂桓,韩月澎,王锦荣. 2003

[7]转高赖氨酸含量基因(Cflr)小麦植株的获得及种子中蛋白质和赖氨酸的含量分析. 孙晓波,房瑞,余桂红,张平平,许玲,马鸿翔. 2010

[8]组织特异表达启动子RSS1P在转TiERF1基因小麦中的应用. 李钊,庄洪涛,杜丽璞,周淼平,蔡士宾,徐惠君,李斯深,张增艳. 2011

[9]转基因小麦根际土壤镰刀菌Real-time Q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王秀宇,林凡云,吴季荣,曹欢,史建荣. 2012

[10]转基因小麦根际土壤中荧光假单胞菌数量的变化. 杜娟,吴季荣,俞明正,王燕霞,徐剑宏,史建荣. 2014

[11]转基因小麦田土壤细菌16S rDNA V3片段的DGGE分析. 丁衬衬,周艳红,林凡云,徐剑宏,吴季荣,祭芳,史建荣. 2011

[12]小麦根际土壤脱氢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改进. 戴濡伊,吴季荣,徐剑宏,俞明正,史建荣. 2013

[13]转基因抗病小麦的环境生物安全研究进展. 史建荣,吴季荣,徐剑宏,林凡云,祭芳. 2010

[14]小麦根际土壤中禾谷多黏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王燕霞,吴季荣,俞明正,赵晶晶,邢宇俊,徐剑宏,史建荣. 2015

[15]杂交籼稻各主要性状与产量间关系研究. 马腾,罗利,王多明,陈庭木. 2009

[16]杂交抗虫棉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比较研究. 王海洋,陈建平,张萼. 2005

[17]大麦品种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研究. 王赛勤,郭军. 1996

[18]江淮稻区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主要农艺和品质特性的比较分析. 徐大勇,杜永,方兆伟,潘启民,杨建昌,朱庆森. 2006

[19]江苏省夏大豆农艺性状的因子分析. 姜永平,吴春芳,朱振华,刘水东. 2008

[20]转SbPIP1基因小麦的农艺性状调查. 余桂红,邢锦城,马鸿翔,周淼平,姚金保.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