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播种深度对高粱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海燕 1 ; 程庆军 1 ; 田承华 1 ; 高鹏 1 ; 张俊珍 1 ; 郭睿 1 ; 乔婧 1 ; 张福耀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

关键词: 播种深度;高粱;出苗率;地上部幼苗生长量;胚轴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30 期

页码: 89-9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高粱的适宜播种深度,观察不同高粱品种对不同播种深度的耐深播差异,研究了8种播种深度对3个高粱品种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出苗时记载不同播种深度下高粱的出苗速度和出苗率,出苗结束后,调查其地上部分幼苗生长量、胚轴长度和种子根长度。结果表明: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加幼苗出苗速度明显减慢。在播深3 cm、5 cm和7 cm处理下,各品种从播种至出苗需要5天,在播深8 cm、10 cm、12 cm和13 cm处理下,需要5~7天,在播深17 cm处理下为7~11天。在播深12 cm、13 cm和17 cm处理下‘晋中0822’较其他2个品种从播种至出苗所需时间早2~4天。不同播深处理下高粱完成出苗所需要时间也不尽相同。在播深3 cm、5 cm和7 cm处理下,各品种完成出苗所需时间为9天,在播深8 cm、10 cm、12 cm和13 cm处理下,需要9~13天,在播深17 cm处理下需13天。品种‘晋中0822’在播深8 cm、10 cm、12 cm和13 cm处理下9天完成出苗,较其他2个品种早。播种深度对3个高粱品种的出苗率亦有显著影响。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3个高粱品种的平均出苗率不断降低。3 cm和5 cm为高粱最适播种深度。在播深3 cm、5 cm、7 cm、8c m、10cm和12 cm处理下品种‘晋中0822’出苗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此外,播种深度对幼苗的生长发育也有显著影响。随着播种深度增加,3个高粱品种的地上部分幼苗生长量和种根长显著降低,而胚轴长度显著增加。在3cm和5 cm播深处理下幼苗生长量、种根长和胚轴长与其他各处理差异显著。在播深7 cm、8 cm、10 cm、12 cm、13 cm和17 cm处理下‘晋中0822’品种各指标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

  • 相关文献

[1]播种深度对谷子出苗率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王振华,王宏富,刘鑫,王彦雯,张蕙祺,黄甫瑞. 2017

[2]长根茎高粱种质资源的筛选. 常玉卉,吴静,粱俊杰,赵威军,张伟,张福耀. 2017

[3]麦田恶性杂草节节麦发芽特性研究. 王克功,曹亚萍,任瑞兰,卫玲. 2010

[4]浅谈降低玉米种子加工破碎率的方法. 魏宏斌,张世全. 2013

[5]平欧杂种榛和毛榛层积催芽的试验研究. 张颀,姚融,席京娟,季兰. 2013

[6]不同处理方法对薏苡种子出苗时间及出苗率的影响. 史红梅,张海燕,杨彬,周福平,张桂香. 2018

[7]种衣剂对蔬菜种子发芽、出苗及活力的影响. 李明. 2000

[8]萘乙酸壳聚糖包衣对大白菜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程季珍,武峻新,程伯瑛. 2012

[9]等离子注入诱变对菜用大豆品种出苗及遗传变异的影响. 马海林,樊智翔,安伟,米小红,王计虎. 2009

[10]地黄品种间抗连作障碍差异研究初报. 曲运琴,任东植,姚勇. 2011

[11]盐碱地改良剂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 郑普山,冯悦晨,郝保平,李屹峰,薛志强. 2012

[12]山药零余子EMS诱变处理的研究. 南怀林,王耀琴,刘建平,王小兵,张峰. 2021

[13]不同高粱种质幼苗器官形态与出苗能力关系的研究. 闫凤霞,常建忠,梁笃,郭琦,段冰,马姣,柳青山. 2015

[14]高吸水性树脂对夏玉米土壤含水量及出苗率的影响. 赵鑫,王振,李新民,王峰,韩彦龙,曹盛,张宝林,王创云. 2019

[15]不同播种情况下谷子出苗率差异性分析. 李会霞,王玉文,田岗,李志华,刘鑫,王振华,郑植尹. 2015

[16]不同处理对远志出苗率的影响. 赵云生,李占林,王勇. 2002

[17]提高晚播莜麦出苗率试验. 韩美善,崔林,王建雄,韩启亮. 2009

[18]不同浓度赤霉素对十字花科蔬菜种子发芽、出苗及活力的影响. 赵美华,薛娟,逯保德. 2009

[19]谷子免间苗技术的土壤水分阈值研究. 黄学芳,黄明镜,刘化涛,张伟,张冬梅. 2016

[20]磷酸二氢钾壳聚糖包衣对大白菜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武峻新,程季珍,程伯瑛.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