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海洋渔业生物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璐 1 ; 林琳 2 ; 李纯厚 2 ; 刘永 2 ; 徐姗楠 2 ; 周一兵 1 ;

作者机构: 1.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增殖放流;增殖效果;生态效果;社会效果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4 年 41 卷 02 期

页码: 133-137+1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增殖放流是重要的海洋渔业资源恢复措施,目前该项技术在世界各国大量开展。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是放流工作体系的核心环节之一,根据评估结果,可以不断改进放流技术,使放流效果不断改善。从增殖效果、生态效果、社会效果3个方面对国内外海洋渔业生物放流效果评估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成果进行论述,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可以为放流效果评估工作的高效开展、放流技术的改进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关于水产科技情报研究成果的评价问题. 陆忠康. 1987

[2]东海区延长伏季休渔期渔业资源增殖效果分析. 严利平,刘尊雷,金艳,程家骅. 2019

[3]人工鱼礁附着生物在海洋牧场构建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 李真真,关长涛,公丕海,王腾腾,刘超,李梦杰. 2014

[4]莱州湾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及其变化. 张波,吴强,金显仕. 2013

[5]菜州湾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及其变化. 张波,吴强,金显仕. 2013

[6]渤海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主要增殖放流鱼类的资源量变化. 单秀娟,金显仕,李忠义,陈云龙,戴芳群. 2012

[7]许氏平鲇的食物组成及其食物选择性. 张波,李忠义,金显仕. 2014

[8]基于微卫星标记对长江中上游胭脂鱼增殖放流效果的评估. 成为为,汪登强,危起伟,王成友,杜浩,吴金明,李雷. 2014

[9]国内外海洋牧场发展历程与定义分类概述. 陈丕茂,舒黎明,袁华荣,冯雪,佟飞,陈权,陈钰祥,于杰,陈国宝,余景,曾雷,黎小国. 2019

[10]使用微卫星标记评估北部湾长毛对虾增殖放流效果. 刘胜男,孙典荣,刘岩,杨长平,单斌斌,周文礼. 2019

[11]象山港黄姑鱼增殖群体早期生态适应特征. 张辉,姜亚洲,袁兴伟,林楠,凌建忠. 2020

[12]天津市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现状及展望(英文). . 2019

[13]绥芬河大麻哈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王继隆,刘伟,杨文波,李培伦,王维坤. 2019

[14]基于Ecopath模型的珠江口6种增殖放流种类生态容纳量估算. 刘岩,吴忠鑫,杨长平,单斌斌,刘胜男,孙典荣. 2019

[15]红鳍笛鲷放流苗种的遗传质量监测. 付亚男,林琳,肖雅元,李纯厚. 2017

[16]回捕牙鲆生长和摄食状况调查研究. 宋立民,于清海,袁立来,司飞,任玉芹,任建功,张红涛,李楠. 2019

[17]mtDNA和微卫星标记在放流牙鲆和非放流牙鲆鉴定中的应用. 童爱萍,司飞,刘海金,王桂兴,于清海,王玉芬,姜秀凤,侯吉伦. 2015

[18]广东主要海洋经济物种增殖放流初期存活率探讨. 周艳波,陈丕茂,冯雪,袁华荣. 2020

[19]空间信息技术在海洋牧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吴祖立,张胜茂,戴阳,章守宇. 2019

[20]鱼类标志放流步骤的优选及其在黄鳍棘鲷中的应用. 吕少梁,王学锋,李纯厚.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