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俊松 1 ; 刘建 2 ; 刘晓菲 1 ; 杨海水 1 ; 王小华 1 ; 许明敏 1 ; 魏亚凤 2 ; 卞新民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
2.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稻麦秸秆;沟埋还田;容重;总孔隙度;水势;温度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6 年 36 卷 07 期
页码: 2066-20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5.5a的大田定位试验,将上季秸秆全量沟埋还田,设置秸秆沟埋还田深度为20、40 cm以及免耕秸秆不还田(对照)3个处理。研究秸秆沟埋还田对麦田土壤水势、温度的影响以及长期秸秆沟埋还田方式下,沟埋还田20 cm处理各埋草沟土壤容重、总孔隙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秸秆沟埋还田具有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的作用,随着还田时间的增加,这种作用逐渐降低。当降雨量较大(26.6 mm)时,沟埋还田各处理水势值在短时间内上升的较快,而对照则相对较慢;当降雨量较小(10 mm)时,沟埋还田40 cm处理水势值上升速度大于沟埋还田20 cm,对照处理最慢;降雨过后的12d内,沟埋还田各处理水势值下降速度较对照更快;连续40d各处理土壤水势日均值大小为对照>沟埋还田40 cm>沟埋还田20 cm。土壤0—15 cm温度日较差大小为沟埋还田20 cm>对照>沟埋还田40 cm,土壤20 cm处日较差对照最大;沟埋还田20 cm处理0—15 cm以及沟埋还田40 cm处理0—20 cm土壤日均温高于对照,沟埋还田20 cm处理20 cm处土壤日均温与对照较为接近。在沿江稻麦轮作地区,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具有较好的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的作用。
- 相关文献
[1]苏南稻麦两熟区秸秆全量机械还田的效果与技术. 顾志权,钱卫飞,陆建华,李庆康,赵强基. 2000
[2]稻麦秸秆行(沟)式套埋轻简还田模式与配套技术. 魏亚凤,刘建,李波,汪波,季桦. 2013
[3]盐城市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存在问题及对策. 刘洪进,李长亚,周艳,王文彬,金鑫,杨力,任仲玲. 2013
[4]江苏省稻麦秸秆收集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 张斯梅,杨四军,石祖梁,常志州. 2014
[5]稻麦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常志州,陈新华,杨四军,王德建,石祖梁,张斯梅. 2014
[6]对稻麦秸秆还田问题的思考. 常志州,王德建,杨四军,王灿,张斯梅. 2014
[7]江苏省稻麦秸秆收集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英文). 张斯梅,杨四军,石祖梁,常志州. 2015
[8]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 赵永强,徐振,张成玲,杨冬静,孙厚俊,谢逸萍. 2017
[9]连续翻耕秸秆粉碎还田土壤物理性状及水稻产量. 孙国峰,陈留根,刘红江,张岳芳,盛婧,郑建初. 2017
[10]保水剂对发酵床垫料栽培基质性状及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卢信,刘丽珠,范如芹,张振华,罗佳,严少华. 2017
[11]灌浆结实期不同温度对水稻结实与稻米品质的影响. 陈留根,盛婧,陶红娟. 2007
[12]温度对水稻亚种间杂种育性及结实率的影响. 吕川根,王才林,凌邹,江石. 2003
[13]水稻不同粒位籽粒米质对花后不同时段温度胁迫的响应. 董明辉,陈培峰,乔中英,吴翔宙,赵步洪. 2011
[14]南通地区冬季设施茄果类蔬菜环境调控技术. 李小红,刘水东. 2014
[15]温度和药剂处理对花菱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姚悦梅,潘耀平,戴忠良,吴国平. 2002
[16]温度对水稻亚种间杂种育种及结实率的影响. 吕川根,王才林. 2002
[17]温湿度对拟澳洲赤眼蜂生长发育与生殖力的影响. 顾俊荣,杨代凤,邓金花,董明辉. 2012
[18]温度对水稻亚种间杂种育性及结实率的影响. 吕川根,王才林,宗寿余,赵凌,邹江石. 2002
[19]水稻种子发芽率影响因素初探(英文). 华国栋,李冠喜,成英,陈迪娟,孟德龙,王多明. 2015
[20]贮藏温度对甘薯呼吸强度的影响. 朱红,李洪民,张爱君,徐飞,孙健.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耕种机械化研究进展
作者:单海勇;严旖旎;张晋;刘旭杰;韩笑;刘建
关键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耕种;农机农艺融合
-
我国新型肥料产业现状与发展展望
作者:刘旭杰;严旖旎;单海勇;张晋;韩笑;刘建
关键词:新型肥料;现状;发展展望
-
减氮和侧深基施缓混肥对‘南粳5055’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阚建鸾;石吕;韩笑;周志宏;苏建平;刘建;薛亚光
关键词:水稻;减氮;侧深施缓混肥;产量;品质
-
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玉米间作模式中玉米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
作者:严旖旎;单海勇;刘旭杰;张晋;石晓旭;石吕;刘建;杨美英
关键词:玉米;倒伏;茎秆强度;根系活力;产量
-
2BFGK-12型稻茬麦集秸旋耕施肥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作者:张晋;薛亚光;刘旭杰;单海勇;吴崇友;刘建
关键词:稻茬麦;洁区播种机;稻秸还田;机艺融合
-
长江流域田间配置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群体产量和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刘席文;马淑梅;余常兵;王淑彬;魏亚凤;王小春;杨文钰
关键词: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田间配置;群体产量;气候资源利用效率
-
不同麦稻轮作模式产量、资源利用及经济效益分析
作者:石晓旭;石吕;薛亚光;陈永建;刘旭杰;单海勇;张晋;韩笑;严旖旎;刘海翠;李赢;杨美英;刘建
关键词:元麦;小麦;水稻;产量;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