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孟顺龙 1 ; 陈家长 1 ; 胡庚东 1 ; 吴伟 1 ; 瞿建宏 1 ; 范立民 1 ; 裘丽萍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长江;安徽-江苏段;空间特征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2 年 01 期
页码: 220-226
摘要: [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长江安徽-江苏段浮游植物资源现状,并为该江段的生态环境评价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生物量分布以及Mcnaughton优势度指数等多项生物学指标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并应用聚类分析法研究长江安徽-江苏段浮游植物空间分布特征。[结果]2009年秋季,长江安徽-江苏段共检出绿藻(Chlorophyta)、硅藻(Bacillariophyta)、蓝藻(Cyanophyta)、裸藻(Eu-glenophyta)、隐藻(Cryptophyta)5门27种;其中,硅藻种数最多,16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59.3%;其次是绿藻,6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22.2%;之后分别是蓝藻、隐藻、裸藻,分别为2、2、1种,分别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7.4%、7.4%、3.7%;浮游植物优势种为巴豆叶脆杆藻(Fragilaria crotonensis)、意大利直链藻(Melosira italica)、隐头舟形藻(Navicula cryptocephala)、小环藻(Cyclotella)以及尖尾兰隐藻(Chroomonas acuta);长江安徽-江苏段浮游植物数量变化在5.68×104~7.08×104cells/L,平均为6.01×104cells/L,生物量变化在30.43~34.73μg/L,平均为32.46μg/L。[结论]与以往的研究相比,长江江苏段浮游植物种类数减少,数量和生物量上升,说明长江江苏段的水质恶化,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仍以硅藻为主要优势种,显示出长江江苏段水质的恶化程度尚不严重。浮游植物相似性聚类分析显示,长江安徽-江苏段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大致聚为2类,南京、芜湖、江阴3站聚为一类,铜陵、安庆站聚为一类。
- 相关文献
[1]2009年秋季长江安徽-江苏段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与空间特征. 孟顺龙,陈家长,胡庚东,吴伟,瞿建宏,范立民,裘丽萍. 2011
[2]长江口浮游植物生态研究. 徐兆礼,白雪梅,袁骐,蒋玫,顾新根. 1999
[3]长江云阳江段四大家鱼产卵场浮游植物初步调查. 唐毅,刘建虎,唐洪玉,李涛,刘绍平,陈大庆. 2003
[4]长江口疏浚弃土悬沙对2种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徐兆礼,易翠萍,沈新强,曹直,王云龙,陈亚瞿. 1999
[5]沅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刘明典,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杨青瑞,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李志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刘绍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黄木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吴志新. 2006
[6]长江宜宾江段渔业资源现状调查. 李雷,危起伟,吴金明,杜浩,谢晓. 2013
[7]长江安庆段刀鲚寄生线虫群落结构及感染特征. 代培,马凤娇,田佳丽,王银平,杨彦平,刘凯. 2023
[8]绿藻浒苔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影响研究. 张雪,栾青杉,孙坚强,王俊. 2013
[9]丰、枯水期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初探. 李照,宋书群,李才文,俞志明. 2017
[10]2004年河北沿岸春、夏季浮游植物调查研究. 冯志权,洛昊,林凤翺,马明辉,王真良,冯金祥,潘玉洲. 2010
[11]阳澄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丁娜,周彦锋,宋江腾,蒋书伦,葛优,金贝,尤洋. 2015
[12]天津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张彭如雁,李德亮,戴媛媛,高燕,张晶伟. 2016
[13]南黄海夏初网采浮游植物分布与长期变化. 杨洋,孙晓霞,郑珊,赵永芳. 2016
[14]铜围网大黄鱼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周龙龙,平仙隐,李磊,沈盎绿. 2018
[15]扬中夹江浮游植物种群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张家路,王银平,蔺丹清,李佩杰,刘凯. 2019
[16]天津近岸人工鱼礁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及其变化特征(英文). 张雪,徐晓甫,房恩军,侯纯强,陈卫,张博伦. 2019
[17]太湖五里湖沿岸带浮游植物群落生态特征(2014~2015年). 代培,阎明军,周游,周彦锋,熊满晖,卢剑达,刘凯. 2018
[18]安庆新洲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张家路,王银平,蔺丹清,匡箴,刘思磊,刘凯. 2019
[19]沙尘和灰霾对西北太平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贺敬怡,张潮,牟英春,褚强,石金辉,高会旺. 2019
[20]2011年胶州湾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罗璇,孙晓霞,郑珊,赵永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我国典型淡水水域环境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的研究进展
作者:孟顺龙;李鸣霄;陈曦;裘丽萍;徐慧敏;宋超;李丹丹;范立民
关键词:喹诺酮类抗生素;淡水水域;迁移转化;赋存水平;抗生素抗性基因
-
农用抗生素的毒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作者:杨佳音;李鸣霄;陈曦;宋超;许晶;范立民;裘丽萍;李丹丹;徐慧敏;孟顺龙;穆希岩;夏斌
关键词:农用抗生素;毒代动力学;风险评估
-
基于逐步回归模型的池塘养殖环境环丙沙星暴露水平预测模型的构建
作者:高玉晓;陈曦;马志远;方龙香;裘丽萍;孟顺龙;宋超
关键词: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回归模型;预测模型
-
高分辨质谱结合分子网络技术在鱼体恩诺沙星及其转化产物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朱磊;方龙香;李丹丹;胡庚东;裘丽萍;孟顺龙;宋超
关键词:分子网络;转化产物;恩诺沙星;罗非鱼;产物鉴定
-
菌藻协同调控水产养殖环境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曾天宇;陈曦;孟顺龙;胡庚东;李丹丹;裘丽萍;宋超;范立民;徐慧敏;徐跑
关键词:微藻;微生态制剂;菌藻协同;水质;生长性能
-
养殖尾水达标排放要求下的pH调控与管理技术初探
作者:刘颖;沈勇平;何俊;殷文健;胡庚东;宋超;张宪中
关键词:
-
水生植物、附生微生物及其对渔业生态环境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范丁月;徐慧敏;裘丽萍;李丹丹;胡庚东;范立民;宋超;陈家长;孟顺龙
关键词:水生植物;附生微生物;渔业环境;水质调控;生态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