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SNP芯片和BSA分析规模化定位小麦抗白粉病基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秋红 1 ; 陈永兴 2 ; 李丹 2 ; 王振忠 2 ; 张艳 2 ; 袁成国 2 ; 王西成 2 ; 赵虹 2 ; 曹廷杰 2 ; 刘志勇 3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河北省高邑县原种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河北省高邑县原种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河北省高邑县原种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品系;抗白粉病基因;BSA;SNP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1-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规模化定位小麦品种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对于抗病性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Illumina Infinium i Select 90k SNP芯片结合集群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te analysis,BSA)对36个河南省小麦新品系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进行了定位。SNP芯片检测表明,在24个小麦品系构建的抗、感池DNA间可检测到一个明显富集的SNP峰,表明其可能携带单一主效抗白粉病基因;在其他12个小麦品系构建的抗、感池DNA间可检测到多个SNP峰,推测其可能含多个抗白粉病基因。有26个小麦品系在2AL染色体上检测到的SNP数目最多,推测其携带位于2AL染色体上的Pm4b抗白粉病基因。开发出与2AL染色体上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Xwggc116,可用于这些小麦品系中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高通量SNP分析技术平台可以用来规模化定位小麦品种中的抗白粉病基因。明确了河南省抗白粉病小麦品系中携带Pm2、Pm4b、Pm21和新1BL/1RS易位等有限的抗白粉病基因,抗病基因资源非常狭窄,亟需引进新的多样化抗病基因资源,拓宽遗传基础,培育抗病小麦新品种。

  • 相关文献

[1]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6的RAPD标记和SCAR标记. 许红星,刘红彦,李锁平,郅玉宝,杨共强,何文兰,宋玉立. 2004

[2]小麦抗白粉病基因SRAP标记的鉴定及序列分析. 伊艳杰,胡楠,刘红彦,安黎哲,刘新涛,王勋陵. 2007

[3]小麦-簇毛麦易位系6VS/6AL的RGAP分析. 柴春月,刘红彦,王俊美. 2010

[4]河南小麦新育成品种(系)白粉病抗性鉴定与分子标记检测. 曹廷杰,陈永兴,李丹,张艳,王西成,赵虹,刘志勇. 2015

[5]应用基因芯片分析红蚰麦白粉菌胁迫条件下的基因表达谱. 王俊美,刘红彦,徐红明,王飞,高素霞,康振生. 2009

[6]花生杂种分子鉴定和ahFAD2基因分型技术研究进展. 袁美,王传堂,韩锁义,任艳,尹亮,石延茂,徐平,王效华,李双铃,郑奕雄. 2017

[7]河南省近年审定小麦品种基于系谱和SNP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曹廷杰,谢菁忠,吴秋红,陈永兴,王振忠,赵虹,王西成,詹克慧,徐如强,王际睿,罗明成,刘志勇. 2015

[8]芝麻SNP和InDel标记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魏利斌,苗红梅,李春,段迎辉,徐芳芳,张海洋.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