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82种中草药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梁志凌 1 ; 马艳平 1 ; 马江耀 1 ; 郝乐 1 ; 刘振兴 1 ; 柯浩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科院动物卫生研究所/广东省兽医公共卫生公共实验室/广东省畜禽疫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草药;罗非鱼;无乳链球菌;联合药敏试验;抑菌活性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6 年 43 卷 10 期

页码: 128-133

摘要: 采用琼脂扩散法的牛津杯法,测定82种中草药水提物对罗非鱼(Tilapia sp.)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体外抑菌活性,并采用纸片法选择几种活性较强的中草药水提物对无乳链球菌进行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黄连、五倍子、红藤、大蒜、北五味子、夏枯草、艾叶、苏木、三棵针、紫苏、土槿皮、老鹤草、石榴皮、大黄、丹参、鱼腥草、虎杖、赤芍、车前草、田基黄20种中草药水提物对无乳链球菌表现出明显的体外抑菌活性,其中黄连、五倍子的体外抑菌效果最显著;中草药联合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五倍子与大黄、艾叶、丹参、苏木、北五味子、红藤、石榴皮、虎杖、黄连表现为协同作用;黄连与大黄、丹参、苏木、红藤表现为协同作用,与艾叶、北五味子、石榴皮表现为拮抗作用;三棵针与大黄、丹参、苏木、红藤、石榴皮、黄连、夏枯草、五倍子表现为协同作用,与艾叶、北五味子、虎杖表现为拮抗作用。

  • 相关文献

[1]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S-核糖基高半胱氨酸酶基因(luxS)的克隆及其推导蛋白的三维结构预测. 马艳平,李嘉彬,郝乐,刘振兴,冯国清,周结珊,柯浩. 2013

[2]罗非鱼无乳链球菌ΔessA、ΔessB、ΔessC敲除菌株的构建及其特性分析. 马艳平,郝乐,冯国清,梁志凌,马江耀,柯浩,刘振兴. 2022

[3]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S-核糖基高半胱氨酸酶基因(1uxS)的克隆及其推导蛋白的三维结构预测. 马艳平,李嘉彬,郝乐,刘振兴,冯国清,周结珊,柯浩. 2013

[4]复合中草药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和体组成的影响. 黄文庆,黄燕华,李国立,王国霞,林佳南. 2012

[5]罗非鱼无乳链球菌EsxA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 马艳平,梁志凌,马江耀,刘振兴,郝乐,柯浩. 2016

[6]中草药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研究. 容庭,何前,王刚,王星,陈庄. 2008

[7]中草药有效成分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潘艺,康乐,周远扬. 2008

[8]猪用中草药添加剂应用研究进展. 王刚,魏平华. 2002

[9]复方中草药对杂色鲍幼鲍血淋巴中几种酶活力的影响. 柯浩,王江勇,彭绪运,石和荣,黄郁葱,陈毕生. 2004

[10]中草药包装对肉制品保质效能的研究. 蒋侬辉,彭珊珊,何喆. 2008

[11]9种中草药对鳗鲡病原菌体外抑菌活性的影响. 柯浩,刘玉琛,马艳平,刘振兴,郝乐,林敏,孟轩. 2010

[12]中草药废弃物的营养价值、活性物质与生物学功能及在猪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彭苏,崔艺燕,尹福泉,马现永. 2023

[13]中草药抑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陈佳佳,廖森泰,孙远明,刘凡. 2011

[14]谈谈真菌代谢产物和中草药作免疫增效剂的利用. 郑锦兰. 1992

[15]复方中草药对杂色鲍幼鲍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柯浩,王江勇,石和荣,黄郁葱,刘仁峰,徐华森,陈毕生. 2004

[16]“百可宁”急性毒性试验. 高桂生,向华,李敏,孙靖,王凤霞,史秋梅,谢忠凯. 2005

[17]广东省罗非鱼的出口现状及应对措施. 雷光英. 2008

[18]黑水虻餐厨虫沙替代豆粕对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黄文庆,胡俊茹,王国霞,莫文艳,王绥涛,黄燕华. 2019

[19]罗非鱼链球菌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严楚,彭凯,张志妮. 2021

[20]药用植物防治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李健,许昌有,张诗泽,牛志凯,张陆军,董博,魏文康.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