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子薇
1
;
潘丽婷
2
;
周义东
2
;
王燕霞
2
;
史建荣
2
;
洪青
2
;
徐剑宏
3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南京)/江苏省转基因安全评价公共服务中心/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2.;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南京)/江苏省转基因安全评价公共服务中心/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3.;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南京)/江苏省转基因安全评价公共服务中心/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Q01;转座子突变;突变体文库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7 年 02 期
页码: 456-4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构建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Q01突变体文库,以期获得丢失玉米赤霉烯酮降解功能的突变子,克隆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基因,阐明MQ01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分子机制。将携带转座子TnYLB-1的穿梭载体pMarA电转化至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Q01中,50℃高温条件下,把穿梭载体pMarA上转座子TnYLB-1随机插入到菌株MQ01基因组中,获得转座子插入突变的阳性克隆,构建MQ01菌株的突变体文库,随机挑选突变子采用PCR和Southern杂交方法进行验证。本研究成功获得了3 000多个TnYLB-1转座子插入突变的阳性克隆,构建了B.amyloliquefaciens MQ01的突变子文库,结果显示TnYLB-1转座子以单拷贝的形式随机插入到B.amyloliquefaciens MQ01的基因组DNA中,从而可以从转座子突变文库中筛选丢失玉米赤霉烯酮降解功能的转座突变子,从菌株MQ01中克隆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基因。
- 相关文献
[1]HPLC测定啤酒酵母β-D-葡聚糖吸附玉米赤霉烯酮(ZEA)的含量. 张丽霞,周剑忠,黄开红,徐学明,李莹,单成俊,王英. 2009
[2]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生物降解酶研究进展. 荀以仁,周兴华,史建荣,徐剑宏,王刚. 2024
[3]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提纯与测定. 王宏杰,徐剑宏,祭芳,丁衬衬,董飞,史建荣. 2011
[4]玉米赤霉烯酮半抗原及全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曹欢,祭芳,王秀宇,史建荣. 2011
[5]抗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祭芳,曹欢,徐剑宏,史建荣. 2014
[6]动物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张晓,张晴晴,程罗根,张心明,刘媛,刘贤进. 2007
[7]同时降解两种真菌毒素的食品级重组酵母培养条件优化. 夏雨,吴梓凤,胡修玉,包红朵,何瑞,秋杨煜,程倩倩,王周平. 2021
[8]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徐圣佳,胡晓丹,徐丽梅,史建荣,顾振新,徐剑宏.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与高速逆流色谱纯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葡萄糖苷
作者:陈龙云;胡俊强;何灿;史建荣;徐剑宏;王刚
关键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葡萄糖苷;隐蔽型毒素;分离纯化;大孔吸附树脂;高速逆流色谱
-
孢子组成对小麦赤霉病发生及毒素污染程度影响
作者:代程程;何灿;董飞;白青云;徐剑宏
关键词:抽穗扬花期;孢子;小麦;赤霉病;镰刀菌毒素
-
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生物降解酶研究进展
作者:荀以仁;周兴华;史建荣;徐剑宏;王刚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生物酶法;脱毒;生物降解
-
镰刀菌毒素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王立雯;王江坤;王冰冰;徐剑宏;史建荣;刘馨
关键词:镰刀菌毒素;侵染过程;次生代谢产物;镰刀菌;小麦赤霉病
-
江苏省主栽水稻品种抗赤霉病鉴定及毒素积累分析
作者:陈祥祥;钱保陆;吴季荣;徐剑宏;史建荣;董飞
关键词:水稻;赤霉病;抗性;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
-
西藏青稞中真菌毒素检测与污染分析
作者:孙扶摇;张唐伟;代程程;何灿;次仁德吉;史建荣;邢宇俊;徐剑宏;李颖;董飞
关键词:西藏;青稞;真菌毒素;恩镰孢毒素B
-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转基因大豆SHZD32-1成分
作者:邢宇俊;梁杰;王亚林;吴季荣;董飞;史建荣;徐剑宏;梁晋刚
关键词: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转基因大豆SHZD32-1;基因特异性;快捷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