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费来华 1 ; 李赟 1 ; 陈家鑫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海洋大学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海参;16SrDNA;系统发生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08 年 15 卷 05 期
页码: 755-7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运用PCR扩增10种海参的16SrDNA部分序列,并测序。获得大小为566bp的序列,利用DNAsp4.0软件分析比较10种海参的碱基组成、各碱基变异位点数、插入或缺失位点数,并采用MEGA4.0软件分析彼此间的遗传距离。结果发现,10种海参富含AT碱基,A+T的含量平均为57.0%,不同种海参间发生碱基转换、颠换及发生插入或缺失变异的位点数差异很大,10种海参彼此间的遗传距离在0.007~0.316之间。所得结果与GenBank中10种海参的相应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同时用MEGA4.0和PAUP*4.0软件构建进化树,分析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利用16SrDNA序列的差异可以将分属于海参科(Holothuriidae)与刺参科(Stichopodidae)的海参完全分开,瓜参科(Cucumariidae)的2个种与刺参科的亲缘关系较近。对不同海参种间亲缘关系的分析结果还表明,同属于刺参科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与加州拟刺参(Parastichopus californicus)和具疣拟刺参(Parastichopus parvimensis)亲缘关系最近,同属于海参科的格皮氏海参(Pearsonothuria graeffei)与白尼参属的蛇目白尼参(Bohadschia argus)和图纹白尼参(B.marmorata)亲缘关系最近,而同样为海参科的墨西哥海参(Holothuria mexicana)则与红腹海参(Holothuria edulis)关系最近。这些资料为海参的种质资源管理、新种引进和种质改良提供了基础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几种帘形目贝类RDNA ITS序列的比较. 刘相全,包振民,胡景杰,王师,方建光,王如才. 2007
[2]中国达氏鳇野生群体和两个养殖群体的线粒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户国,程磊,马波,孙大江,王斌,刘晓勇,柳淑芳,张颖. 2018
[3]鲮β-肌动蛋白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其作为分子内标的可靠性分析. 张殿昌,江世贵,邵艳卿,黄燕琴. 2006
[4]东海常见鲳属鱼类的形态差异及系统进化关系探讨. 赵峰,马春艳,庄平,章龙珍,施兆鸿. 2011
[5]基于16SrRNA序列探讨龟鳖类的遗传分化和系统发生. 郑将臣,万全,程起群,赵金良. 2011
[6]牙鲆和半滑舌鳎5S rDNA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鲽形目5种鱼类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谢明树,孙冰,张博,邵长伟,王启龙,王磊,陈松林. 2012
[7]国外海参寄生虫病研究概况. 荣小军,廖梅杰,杨志,曲江波,王印庚. 2009
[8]海参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崔保金,曹荣,宋文,赵玲,刘淇,孙慧慧. 2023
[9]海参加工工艺、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王婧媛,王联珠,孙晓杰,朱文嘉,郭莹莹,文艺晓,杨祯祯. 2018
[10]剌参养殖池塘中一种常见刚毛藻的调查及防控策略. 孟繁林,荣小军,李彬,陈宗阳,廖梅杰. 2013
[11]海参制品盐分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李烨,王联珠,李晓庆,朱文嘉,宋春丽. 2011
[12]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在海参组织中的代谢消除规律. 付树林,邢丽红,孙伟红,李兆新,郑关超,翟毓秀,郭江涛. 2016
[13]盐度和溶解氧对刺参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郑慧,李彬,荣小军,廖梅杰,陈贵平,张正,王岚,王印庚,邹安革. 2014
[14]海参机械化加工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徐文其,沈建. 2016
[15]养殖海参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 王印庚,荣小军,张春云,孙素凤. 2005
[16]"糖干海参"的起源和危害. 王彩理,王志勇,滕瑜. 2013
[17]国内外海参自然资源、养殖状况及存在问题. 张春云,王印庚,荣小军,孙惠玲,董树刚. 2004
[18]海参加工过程中蒸煮工艺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刘淇,曹荣,郭莹莹,李志超,赵玲. 2015
[19]基于物联网的小型太阳能浮标式水质监测系统在海参池塘养殖中的应用. 刘毅,房景辉,邹健,王军威,张义涛,蔺凡,张继红. 2016
[20]天然活性多糖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应用. 韩梦瑶,王晓梅,王占旗,叶金云,张忠山.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CO_2对小球藻固碳速率及物质合成的影响
作者:马雪彬;李赟;朱葆华;沈含;耿升英;杨官品;潘克厚
关键词:小球藻;生物量;固碳;CO_2浓度;总脂;多糖;蛋白
-
三角褐指藻藻液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曹延群;李赟;潘克厚;刘冰莉;周雨晴
关键词:三角褐指藻;藻际细菌;分离鉴定;菌藻共培养
-
利用除草剂Sandoz 9785筛选高EPA微拟球藻的研究
作者:周雨晴;朱葆华;杨官品;潘克厚;李赟;屠昌超;曹延群
关键词:海洋微拟球藻;除草剂;Sandoz 9785;比生长速率;脂肪酸;EPA;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
RNA干扰UGP基因表达对三角褐指藻碳流分配的影响
作者:朱葆华;常雅青;何文栋;杨官品;李赟;潘克厚
关键词:三角褐指藻;生物柴油;RNA干扰;UGPase;脂肪酸;碳流分配
-
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16S-23S rDNA间区的克隆及多态性分析
作者:王海亮;李赟;董萍萍;宋晓玲;黄倢
关键词:坚强芽孢杆菌;16S-23SrDNA间区;tRNA基因;多态性分析
-
两个海区栉孔扇贝感染AVNV的比较分析
作者:杨彩霞;李赟;王崇明;曲朋;黄倢
关键词: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巢式PCR;养殖模式
-
半滑舌鳎IRF-7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及表达分析
作者:刘万建;史成银;宋展;耿伟光;李赟;黄倢
关键词:半滑舌鳎;干扰素调节因子7;Poly I:C;基因克隆;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