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野生与养殖银鲳消化道菌群结构中产酶菌的对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建建 1 ; 高权新 1 ; 张晨捷 1 ; 彭士明 1 ; 王建钢 1 ; 施兆鸿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银鲳;消化道菌群结构;产酶菌;消化酶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4 年 38 卷 11 期

页码: 1899-19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实验对野生和养殖银鲳胃、幽门盲囊、前肠、中肠、后肠菌群结构进行了定性对比分析,并对产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的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野生和养殖种群的消化道菌群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种群消化道各部分之间菌群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尽管养殖和野生银鲳均在幽门盲囊中具有最多的可培养细菌菌株,但野生银鲳消化道内主要菌群为嗜冷菌属(Psychrobacter)和Pseudochrobactrum,养殖银鲳消化道主要菌群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两种群共有细菌仅一株,即Psychrobacter piscatorii strain VSD503,但其分别存在于野生与养殖种群银鲳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在产酶菌株筛选中发现,野生银鲳消化道内分离到16株产酶菌,其中44%可培养菌能产蛋白酶,56%能产淀粉酶,11%能产脂肪酶,56%能产纤维素酶,部分菌株可产2株以上的消化酶,其中产3种以上酶的菌株有5株,且产酶量丰富。相对于野生银鲳,养殖银鲳消化道内分离到22株产酶菌,主要以产蛋白酶和淀粉酶为主,70%可培养菌可产蛋白酶,21%可产淀粉酶,仅Bacillus thuringiensis strain VITGS可产纤维素酶,无一株菌产脂肪酶,其中只有Bacillus thuringiensis strain VITGS产3种酶但产酶量相对较少。研究可为银鲳人工养殖中潜在益生菌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野生银鲳消化道内潜在产酶益生菌产酶条件的初步研究. 王建建,施兆鸿,高权新,彭士明. 2015

[2]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云纹石斑鱼消化道产酶菌的分离鉴定. 施兆鸿,王建建,高权新. 2015

[3]饲养密度对银鲳幼鱼增重率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彭士明,林少珍,施兆鸿,高权新,王建钢,孙鹏,尹飞. 2013

[4]低盐胁迫对银鲳幼鱼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尹飞,彭士明,孙鹏,施兆鸿. 2010

[5]海洋微生物低温酶特性春在工业中的潜在用途. 孙谧,修朝阳. 2002

[6]野生与养殖银鲳消化道菌群结构中产酶菌的对比分析. 王建建,高权新,张晨捷,彭士明,王建钢,施兆鸿. 2014

[7]利用mtDNA D-loop序列分析东海银鲳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彭士明. 2008

[8]基于线粒体D-loop区与COI基因序列比较分析养殖与野生银鲳群体遗传多样性. 彭士明,施兆鸿. 2009

[9]温度胁迫下银鲳转录组的de novo拼接和差异表达的分析. 施兆鸿,刘磊,廖雅丽,高权新,彭士明,张晨捷. 2016

[10]温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BAI Hai-wen,白海文,ZHANG Ying,张颖,LI Xue. 2011

[11]第七节鱼类主要消化酶研究进展. 李希国,上海水产大学,李加儿,区又君. (Mis

[12]温度和pH对斜带髭鲷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张建强. 2008

[13]大口黑鲈营养需求及消化酶研究进展. Ou Hongxia,欧红霞. 2018

[14]低盐度和不同硫酸铜浓度对银鲳鳃离子调节酶和肝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张晨捷,高权新,施兆鸿,彭士明,王建钢. 2014

[15]养殖与野生银鲳精巢发育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初步比较. 李云航,孙鹏,施兆鸿,王建钢,彭士明,尹飞. 2012

[16]运输胁迫对银鲳血清皮质醇、血糖、组织中糖元及乳酸含量的影响. 彭士明,施兆鸿,李杰,尹飞,孙鹏,王建钢. 2011

[17]我国鲳属鱼类养殖的发展潜力及前景展望. 施兆鸿,彭士明,孙鹏,尹飞. 2009

[18]珠江河口及其附近水域银鲳生长与死亡参数估计. 舒黎明,邱永松. 2005

[19]银鲳3个野生群体线粒体COⅠ基因的序列差异分析. 彭士明,施兆鸿,侯俊利,张浩,赵峰. 2009

[20]增加饲料中V_C质量分数对银鲳血清溶菌酶活性及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彭士明,施兆鸿,高权新,尹飞,孙鹏,王建钢.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